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印江 > 红色文化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

1933年10月,蒋介石出动50万军队,对我江西中央根据地实行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屡战不利,无法打破敌人的“围剿”,部队越打越少,根据地越打越小,形势日益危急。在此情况下,为了准备实行战略转移,中央命令原在湘赣苏区活动的红六军团进行西征,执行长征先遣队任务,切实取得与红三军的可靠联系,迫使敌人改变计划,策应中央红军的作战。

红六军团从湘赣边区突围以后,在敌人重兵围追堵截下,根据敌情的不断变化,采取积极的行动,在湖南境内,大踏步的迂回,忽东忽西,弄的敌人晕头转向。同时又牵制了大量敌人,减轻了对中央苏区的压力。1934年9月上旬,六军团接到中央军委电令:沿湘桂边境入贵州,再转向湘西,与红三军取得联系,并于凤凰、乾城、永绥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湘桂两省敌人派出代表与贵州军阀王家烈协商“会剿”方案。六军团进入石阡甘溪后,实然遭到桂敌的袭击,只好仓促应战,损失严重,处境极其艰险。由参谋长李达率领的前卫部队四十九团,五十一团各一部,冲出包围后,与红三军七师二十六团先期会于沿河水田坝。10月16日,贺龙、关向应率红三军2000余人,与李达一起日夜兼程南下,迎接红六军团。此时,任弼时、肖克已率红六军团主力从苗王坡启程,进入印江缠溪向梵净山方向前进。

10月24日,先期到达木黄的红三军,在木黄水浒宫墙上书写了“热烈欢迎胜利西征而来的战友!”的大幅标语,做好迎接工作。上午11时许,红六军团主力经落坳抵达木黄五甲村,与在此迎候的贺龙、关向应所率部队胜利会师。两军领导人贺龙、关向应、任弼时、肖克、王震在水浒宫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两军会合后的行动方案。任弼时向贺龙等传达了中央派遣红六军团西征的意图,介绍了中央苏区和全国革命形势。贺龙介绍了黔东地形、敌情和根据地建设的情况;肖克介绍了当时红六军团的艰难的征战历程。会议围绕是巩固地建立以梵净山为主的根据地,在黔、川、湘开展斗争,还是向湖南永顺方向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后一致形成决定东进湘西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从此以后,来自两个战略区的两支红军,结成了一个团结的战斗的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完成新的更重大的政治、军事任务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创造了革命斗争宝贵经验,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为解决两军团建设中各自存在的迫切问题创造了条件;二是木黄会师后,两军团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突击力量,为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木黄会师形成了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四是木黄会师有力地策应了中内红军长征。所以说,木黄会师是团结的会师,模范的会师,胜利的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