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龙津街道黔江村:依托区位优势,融合发展二三产业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龙津街道黔江村依托城区优势谋发展,转变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村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畜牧、鞋厂、农家乐、仓储物流及冷库、停车场等二三产业,在城区发展中壮大自己的集体经济,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成为了印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典范。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印江自治县龙津街道黔江村集体经济巨泰鞋厂,只见近200名工人忙而有序地在制作鞋面。据村干部介绍,这些工人除本村人外,还有来自邻村和移民搬迁群众。


“我是隔壁村的,从厂里骑车回家只要七八分钟,在家始终方便一些,能够照顾年迈的老人。我一个月有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很满意。”印江县龙津街道桶溪村群众余祖霞欣慰地说。



2017年,龙津街道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黔江村集体自筹资金共计200.8万元,引进巨泰鞋厂入驻黔江村,采取“民心党建+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模式,由村委、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监管,按照投入专项扶贫资金所产生的利润进行分红,使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0余万,解决群众就业200余人,实现出租盈利、村集体股份收益、农户(贫困户)收益分红。



黔江村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去年12月,由黔江村能人大户投资、合作社和群众入股共计投入300万元,在城郊风景优美的胡家沟办起了古月山庄农家乐,主菜供应来源为本村合作社领办的120头规模养牛基地,形成了生态畜牧养殖、农家餐饮、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采取合作社牵头,群众入股,大户带小户的模式,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增加村集体和贫困群众收入,每年固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左右,带动就业20余人。



“我们主菜是村合作社喂养的牛,自产自销,牛的肉质好。这里离城近,风景好,目前不愁客源,上个月营业额有40万元。”印江县龙津街道黔江村古月山庄农家乐老板胡建华如是说。

 

黔江村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结合的地理优势,自筹资金80余万元,将位于丰桶岩组占地10余亩的废气红砖厂流转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用闲置土地建设仓储物流1400余平方,每年为集体经济创收19余万元;新建冷库3个共计1千余立方,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4.28万元......



印江自治县龙津街道黔江村位于印江城郊北面,交通便利,信息发达,辖5个村民组,有人口1848人。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的不断加快,黔江村认识到能否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关键所在。为突破这一难题,黔江村因地制宜,重点按照“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外引内联、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引进企业发展二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仓储物流、冷库、工厂等,不但解决县城周边群众和移民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余万元,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我们在抓脱贫攻坚期间,运用我村城郊区位优势,用好我村闲置土地、仓储、门面等吸引大小商家来我村发展二三产业,每年为我村集体经济创收50万元以上。实现群众分红增收,提供务工就业600多个。下一步,我们将釆取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壮大发展。”印江县龙津街道黔江村支部书记罗志明介绍说。



与此同时,黔江村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全村群众以资源量化入股的方式,股权归资源所有人,其他群众或经济组织注资量化为集体股,股权归集体所有,集体股权收益按“22114”模式对全体社员进行分红,其中集体股权20%用于建档立卡户分红,20%作为集体经济滚动发展金,10%用于集体经济负责团队的奖励,10%用于助学扶贫,40%用于全体社员集体分红。(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梅亚军 王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