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印江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 城市“留白” 转角“遇绿”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按照“精致、特色、宜居”总体要求,规划修建河滨公园、文昌公园、体育公园等城市公园,切实将城市的“绿色资产”变为百姓的“生态福利”,为百姓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带去更好的生活体验。


       入秋以来,家住印江县城中洲小区的古稀老人陈祝凤每天出门遛弯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以前遛弯的地离得远,天热就只能早晚过去转转。现在从家出门,无论往哪个方向出发,一小会儿的功夫,便能找到公园,转角遇到绿的生活,令她很是惬意。


印江县城一景。 左禹华 摄


        如陈祝凤所言,源源不断“冒”出的公园,让生活在印江的人们更愿意走出户外,享受转角“遇绿”的惬意。转角“遇绿”得益于城市“留白”,印江舍得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主干道及人口密集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上进行改造绿化,让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逐渐改变,也让百姓与绿色的距离越来越近。


印江县城一景。 左禹华 摄


      为增强城市“绿肺”的“肺活量”,印江对道路入口、城区河流两侧,以及中心城区街道、小区等地进行绿化。截至2019年10月,印江在城区打造了8个生态公园,人气旺盛,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镇常住人口接近10万人,人均的绿化面积达到11.4平方米。


中洲风雨桥河堤 。曾君子 摄


      杨俊昌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1996年搬迁到印江县城。年逾古稀的他见证了印江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变化。“我是板溪镇的,搬到城里来20多年,初进城的时候,街道很窄,房子较少,现在街道宽了,公园多了,水好,绿化好,空气也好,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非常幸福、非常满意”。


中洲风雨桥河堤 。吴霞 摄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城市绿地增量,着重在公园绿地品质提升及便民功能上下功夫。在加强城市绿化和街景整治的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活动和通行需求,合理布局公园、游园点位,让公园四季常绿,多季有花,真正让市民朋友走得出来、坐得下来、玩得起来。


      金秋时节,文昌公园内花香四溢。文昌公园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印江文昌阁旁,解放路中段南侧与阁为姊妹,相辅相成。以“神仙鞭来大石牛,八卦地支布园中;园阁相映耀昌明,亭廊楹联文脉风”为主题的布局让群众日常文娱活动同传统文化互通交融,相得益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文艺爱好者和民间文艺团体开展活动的好去处。


市民在文昌广场弹唱


     印江河原名邛江河,是印江自治县母亲河。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流域面积1200余平方公里。主干流发源于佛教名山—梵净山。


市民漫步河滨公园。吴霞 摄


      在印江城区,一条生态水系印江河纵贯全城,各类公园、游园依水而建。拆除违建、治理污水、护坡植绿、融文于景……经过多年的综合改造,如今河流两岸建成众多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一座城市魅力的体现。绿荫多了、花开艳了、城市美了、生活更舒适了,不仅是印江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更成为了印江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市民在河滨公园健身。 吴霞 摄


(印江融媒体记者 夏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