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走进印江 > 印江美食
酥脆甜香的唐家麻饼,用传统味道留住乡愁

麻饼是一种印江著名的传统小吃
在过去,没有名目繁多的糖果
一块块香甜酥脆的麻饼
便是孩子们回忆中的甜蜜
如今的岁月
孩子们过年时的糖果
也有了更多选择
但是,一块传统手工制作的麻饼
依旧包含着最强烈的年味

 

印江唐家麻饼,有着百年传统工艺,从制作米子、制糖、熬油,一块酥香脆爽的麻饼要经过十几道制作工序,而且所有环节无法用机器替代,完全要用手工制作。制作的麻饼十里飘香,温暖着一代代人的回忆。

 





年近70岁的唐忠富是唐家麻饼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的爷爷奶奶曾经制作麻饼走街串巷进行售卖,由于手艺精,逢年过节,城里的大户人家都会请他们到家制作麻饼。后来他的爸爸妈妈也是以制作麻饼谋生。他成家后,也和妻子接过这门手艺,一干就是40年。

 

在印江龙津街道红光村红卫街,年近70岁的唐忠富是唐家麻饼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的爷爷奶奶曾经制作麻饼走街串巷进行售卖,由于手艺精,逢年过节,城里的大户人家都会请他们到家制作麻饼。后来他的爸爸妈妈也是以制作麻饼谋生。他成家后,也和妻子接过这门手艺,一干就是40年。



“我们这个麻饼有100年的历史了,是我的祖辈传的,我的父辈,我的父辈又传到我的手上,自从我成家到现在大约有40年了。”唐忠富说。

 

唐家麻饼,采用当地自产糯米、清糖、白糖、猪油、花生和芝麻制作而成。米子是做麻饼的重要原料,这种糯米的加工物,从浸米、蒸米、石磨碾压、晒干、炒制,整个制作过程非常耗时耗力。唐家麻饼坚持用当年洋溪、缠溪的优质糯米,自己制作米子,从源头把控品质。

 

制作麻饼的辅料——花生和芝麻也不能马虎,本地花生米经过严格筛选和精心炒制,搓成两半去皮备用,经过淘洗晒干再炒至微黄的芝麻经过反复筛选,需是颗颗均匀饱满的才能被选用。

 






起锅、烧油……熟练的唐忠富老人添加各种配料时已不用过称,凭经验就能快速地把各种原料和辅料配好,他在那口用了几十年的灶头上熟练地操作着,锅中加入适量水,再在水中加入清糖,再加入白糖,再加入少量猪油,对火候的掌握他自有把控,适时,唐忠富将配备好的各种麻饼原料倒入锅中。

 

他快速挥动手中的铁铲,把配料和匀,不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麻饼即将出锅。回家探亲的女儿在早备好的模具里洒上一层厚厚的芝麻,他把炒好的麻饼原料倒入模具,趁热抹平、压实,这个程序必须速度快,否则冷了就不能定型。

 

“麻饼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炒成米子后,加清糖、白糖、花生和芝麻混合以后,在锅里面用糖炒好,达到80%的火候过后,把这些混合的,花生芝麻米子倒进锅后搅拌,再倒进盆里面用碾压、蹉、压平,然后用刀切成这个块状。”唐忠富说。

 






随后就是切割包装,经过尺与刀的切割,麻饼的外形呈方形,白色的米粒上裹上了一层糖,使表面形成了淡淡的鹅黄色,里面夹杂着炒熟脱去红衣的花生仁和芝麻,麻饼摸上去黏黏的,在灯光的映衬下,一闪一闪的,仿佛一颗颗玛瑙晶莹剔透。尝一口,香味浓郁、甜度适中、酥脆芳香,不腻口,回味悠长。

 


一旁的案板上,唐忠富的女儿和弟媳、侄子忙着将刚刚做好的麻饼进行包装,“包装也很讲究,先用包装纸包要一封一封的,再用塑料袋包装,不能让麻饼受潮,受潮后口感会大打折扣。”唐忠富的弟媳周寿仙说。

 

孩子们都已工作成家,但老两口没有闲下来,因为许多老顾客都喜欢吃他家的麻饼,有时不出门摆摊,老顾客都会找到家里来买。

 






周丽是木黄人,是唐家麻饼的老顾客,她的孙子们很爱吃唐家麻饼,在街上的摊位上没见着唐忠富老两口,她便背着一大背刚采购的东西,来唐忠富家里买,再急急忙忙去赶回家的中巴车。“素的10块钱一封,油炸13块钱一封。我经常都在这儿买,小孩喜欢吃,他们家的麻饼又香又酥,还有米子,不用放糖,就用热水泡着就很好吃。”周丽说。

 

 如今,唐忠富老两口每天只能制作两三百封麻饼,为了适应各种顾客口味,他们制作了油麻饼、素麻饼和不加花生和芝麻的三个品种麻饼。除了在本地销售外,也有上海的、台湾的、香港的回来探亲带回去吃,都是供不应求。唐忠富一家制作了甜蜜的麻饼,收获了甜蜜的赞美。(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向芬 任春燕

联系电话




 唐忠富:1528543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