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印江要闻
印江好声音!这几天,上级媒体关注了印江这些事~~~

图片

图片


这几天,新华网(贵州频道)、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日报关注了印江这些事,讲述了印江好故事,传递了印江好声音。我们一起去看看!

图片

4月20日,贵州日报12版头条刊发《沿红军足迹  看印江变化|红色沙子坡  绿色正崛起》,讲述了勤劳朴素的革命老区人民正励精图治,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图片


01

全文如下


蔡茜 刘焱琪 左禹华 陈继 任露露


春雨朦胧的三月,笔者一行沿着87年前红三军的足迹,来到印江沙子坡镇,回望峥嵘岁月,追寻英雄精神,寻找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


牢记:峥嵘岁月


革命历史,无论多久,都不能被忘记,那些信念坚定、不怕牺牲的人,不管多远,都是心中丰碑。


沙子坡镇红木村82岁老党员何瑞廷,回忆起父辈经历。


为救民于水火,1933年、1934年,印江“神兵”农民武装,与地方民团、军阀部队多次作战,在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围剿中趋于失败,农民武装推举冉少波为代表,寻找红三军求援。


1934年6月,贺龙军长接见冉少波一行,决定转兵印江。


6月17日,在沙子坡,贺龙在沙子坡万寿宫召开群众大会。


会上,夏曦、贺龙、关向应、卢冬生联名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致贵州印江德江婺川沿河各县神坛诸同志书》,采取收编的形式,把“神兵”编为黔东纵队,直属红三军军部。


“群众的东西一律不要,而且还帮我们劳动,离开老百姓家,卫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何瑞廷至今仍记得父辈告诉他的红军故事。


“红军是工人和农民自己的军队”“反对白军拉夫送粮”……这样的标语过去就刷在我们家的院墙上,“红军离开时,还送了一个腰鼓给我们留作纪念”,谈及87年前的红三军,红木村村民何腾超激动不已,满眼骄傲。


那一年,在沙子坡,很多群众感慨,红军大不同,既严肃,又亲切,既讲原则,又近人情,于是当地不少群众加入到红军的队伍里。


从此,歌谣“山杜鹃,开红花,我们穷人当了家;地主老财当王八,团结起来力量大;土豪劣绅我不怕,大家起来打倒他”在印江大地流传开来。


破局:绿色崛起


土地贫瘠、地处偏远、水源紧缺让过去的沙子坡发展四面楚歌,生态优先、产业发展让浴火重生后的沙子坡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煤炭,是沙子坡镇过去唯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后,沙子坡镇迎来煤矿开采高峰,辖区内除了2家国有煤厂、8家乡集体煤厂外,群众自发性开采煤矿建起的小煤窑就达76个,全镇555万吨煤炭储量成了人们发家致富的“黑金”。


48岁的吴光洲是沙子坡镇红木村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靠炼焦煤成为村里响当当的万元户。


过去,开采煤矿,既是当地村民维持生计和摆脱贫困的出口,也是沙子坡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原罪。“那时,沙子坡的煤矿山由于开采粗放,环境破坏了,到处是煤矸石,草都不长。”吴光洲回忆。


煤炭开采让当地生态环境和群众生命安全付出了巨大代价,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整治小煤窑、关闭乡集体煤厂到关闭国有煤厂,印江各级党委政府铁腕治煤。通过封山育林、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村里以茶叶、油菜、食用菌和蛋鸡养殖等产业为依托,实现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转型,过去的荒山如今也披上“绿装”,回想这些年的变化,红木村党支部书记何瑞富颇为感慨。


吴光洲说,经历了开煤窑、外出打工、发展产业,这些年让自己日子过得踏实,有成就感的是流转150亩土地栽种烤烟、辣椒、油菜和西瓜。不仅自己通过产业发展致了富,每年还为本村提供20余万元的务工支出。


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出路。沙子坡干部群众也清醒地认识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茶叶、蔬菜、水果……一场植绿、护绿、守绿的“绿色革命”在沙子坡悄然掀起,绿意也逐年占满了每个山头和乡间。


“以前池坝村的煤厂大大小小有40多家,在家90%男劳力都从事煤矿工作。”印江沙子坡镇池坝村党支部书记张云祥回忆。2014年以来,池坝村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辣椒100余亩,茶叶近900亩,带动附近村民800余人实现就业,村里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


以前煤烟袅袅、污水横流的沙子坡镇,通过产业转型,跳出追求“黑色经济”怪圈,奋力直追“绿色经济”,逐步迈向了绿、富、美。


87年后的今天,沙子坡镇不仅实现了产业发展的绿色崛起,在脱贫攻坚的“战贫”战场里,还涌现出一个个苦干实干的帮扶干部,以及身残志坚、顽强奋斗的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王昭权。


正是这片土地上镌刻着红色记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有了开拓进取、“破茧成蝶”的精神食粮。


使命:传承“星火”


烽火岁月虽已远去,红军精神代代流传,沙子坡将从红色基因里汲取奋进力量,迈向新的征程。


“没有红军救民于危难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我们子孙后代要永远铭记前辈的牺牲,学会付出和努力奋斗,下步,我们要把村里闲置的约1000亩土地利用好,继续扩大种茶规模,提高茶叶下树率,让群众不仅能务工,还能致富”。这是池坝村党支部书记张云祥简单而朴实的想法。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红色胜地如何发展,沙子坡镇党委书记任兵为笔者描绘着发展蓝图:一是要继续发扬好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红军精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王昭权的养殖基地为中心,做大畜产养殖业,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二是围绕山上茶烟共存,山腰畜果共生,山下菌蔬遍地的产业发展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先行的发展理念,做优白茶产业,做强绿茶产业,做大畜产养殖业,做精精品水果,确保群众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三是落实好民生保障政策,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实绿色产业革命,将沙子坡镇打造成印江的北部重镇。


【手记】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87年后的今天,行走在沙子坡的村村寨寨,我们仍能从一点点红色记忆里,感受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赤子情怀。端好生态碗,吃上绿色饭,沿着国道G211一路前行,道路两旁绿意盎然,错落有致的产业基地里,绿的茶叶、黄的油菜、白的菌棚……正默默地讲述一个个苦干实干的过往、奋进拼搏的现在和绿色发展的明天。


4月17日,贵州日报3版刊发《在“蘑菇小镇”实现致富梦》,讲述了返乡创业种植户曹贵种植黑木耳的创业经历。


02

全文如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宇峰 王法 陈玲 张鑫


4月16日,沿着杭瑞高速和G352国道一路前进,记者来到印江自治县木黄镇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曹贵正在晾晒黑木耳。


“今年收成不错,到现在已经卖了7000多斤,价格从每斤25元到30元不等。”曹贵一边用手轻柔地翻着黑木耳,一边和记者聊着天。


过去因为道路不畅,去一次县城,几乎要一天的时间,这让曹贵觉得待在家乡看不见希望,“我要致富,但在这里没有前途。”


“人挪活,树挪死。”精明的曹贵明白这个道理。1996年,他坐了2天3夜近60个小时的大巴车踏上了广州的土地。几年后,勤劳的他在广州包下20亩地,发展蔬菜产业,虽然妻儿跟着他一起打拼,但大城市相对高的消费,让他一家日子过得不温不火。


早些年,偶尔回到老家,看着家乡还是老样子,这让曹贵坚定自己的离开是个正确的选择。


“最近几年回去的时候,家乡逐渐有了变化。”2020年,曹贵到木黄镇游玩时,“见过世面”的曹贵却大吃一惊,吃惊的不仅仅是道路的变化,还有木黄镇几百万棒的食用菌基地。


“到处都在搞大棚建设种植木耳,这就是一个‘蘑菇小镇’!路网也不断完善,我要回来种木耳。”曹贵心里的“成见”被打破,对家乡刮目相看。


谈起贵州近几年的发展,曹贵说感受最深的就是“路”的变化。现在从广州回来,也不过10来个小时。


“路”的变化,不仅方便了曹贵出行,也给了曹贵留在木黄镇发展的信心。2020年8月底,曹贵顺利在食用菌基地承包30亩土地,种上了22万棒黑木耳。


事实证明曹贵的选择是正确的。2020年由于菌棒到场较晚,错过了最佳种植时间,但是今年的收成还是很不错。截至目前,去年种下的菌棒已经采摘了3次,共收获7000多斤干木耳,卖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


“道路畅通了,卖木耳不用自己带着到处跑,商家上门进货,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曹贵说,卖出去的7000多斤干木耳收入近20万元钱,让自己在家门口实现了致富的梦想。


和曹贵一样,这两年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印江人开始回乡发展。目前,印江自治县共建成菌棒加工基地19个、生产线20条、菌棒出菇生产基地37个。曹贵所在的木黄镇,围绕全县东线黑木耳产业示范带规划布局,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劲嘉集团、同发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全力实施食用菌产业“千户万菇”行动,致力于建成全省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黑木耳产业生产基地,努力把木黄镇打造成全省蘑菇精深加工聚集区,建设成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品牌专一的“蘑菇小镇”。


截至目前,木黄镇有黑木耳500万棒,其中新种植220万棒,双孢菇生产大棚1.59万平方米,发展专业菇农55户,解决就近劳动力2.5万余人次。


4月19日,新华网(贵州频道)刊发《贵州印江|追寻记忆,梵净山贡茶的前世今生》一文,讲述了,梵净山茶的前世今生,悠久历史。

图片


03

全文如下



自古名山出好茶,梵净山下的团龙村有1000多年的产茶历史,团龙茶在明朝永乐年间被赐为“贡茶”,走红明清,至今声誉不减。


图片


       从印江上梵净山或许会遇见一片茶园,放眼望去一坡墨绿色,尚存冬天的暮气。只有仔细看,才意识到嫩绿的芽,已怯怯地探头。


图片


更古老的茶树,则隐身于漫漫山林。团龙村尚有一棵茶树,被茶学界鉴定为中国现存人工栽培最早的茶树,高近5米、碗口粗的4垄20株特大茶叶树。是中国定植绿茶树中树龄最长(400~600年)、保留最好、杆茎最大的“中国茶王树”。自明代到清代,团龙茶一直是作为贡品抵赋税。由此,各家都种有一片茶树,种茶历史悠久。


图片


中国人饮茶习俗由来已久。自唐朝便有清明茶宴,朝廷设明前贡茶宴礼侍群臣,还为一年一度的清明茶宴而办清明贡茶院,我们今天当然不可能喝到贡茶院的一杯茶了。然而王夫之的《莲峰志》中所描述之“沿山皆茶,冬雪初霁、吐白花,满川谷。弥望新粲,异香拂人”,这份归属历史的生动,似乎又不曾被时光阻隔,即将在梵净山上演。


早在明朝,团龙村有名大户柴氏《柴氏宗谱》有关于团龙贡茶的记载:“永乐辛卯、广征方物、土司追逼、苦于无奈。致茶祖急中长智,以团龙茸茗而献之,上大悦,恩为宠物”。明代历朝官修编年史书《明实录》中记为:“黔中方物茶为上……”。可见,贵州盛产优质茶叶,在朝廷中也早有口碑。


图片


这并不是一种巧合。 


梵净山又名九龙山,源自灵山深处的圣水溪流在山间福地绘成一幅巨龙图,团龙为首,故而得名。团龙的清泉来自原始森林,自然是无污染。加之团龙村的茶生长在海拔1300米的密林中,由于地势的低洼而森林的繁茂,小气候影响严重,光照不充分,年平均气温低,雾多露多霜长,其独特的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孕育了醇香而长久的团龙贡茶。


图片


一番春雨的洗礼,不只是茶树,所有的树木,都被润泽出一种温婉的颜色。偶一回头,是纯粹的树巅新绿,山谷里飘荡着白色的云雾,春意深浓。而今的团龙的贡茶早已剥离了政治,多了一份地气。“如春日雨前采笋芽明焙,以峰泉试之,浮乳甘香,不在徽歙下矣。”在灵山,这是一种生活常态。取一壶泉水,乌黑的粗陶罐里,待水煮开出了花,便可将自家种的茶叶放入罐内,这种自制的“罐罐茶”味醇可口,沁人心脾,是团龙人喜欢的生活。


图片


有游人惊叹:住一栋土家木楼、看一场土家花灯、听一曲土家山歌、饮一杯梵净佛茶、过一段闲暇时光,做一回飘逸长寿的团龙人。茶封上人们的嘴,把人带入静默的当下。在古老的团龙村,烤着温暖的炭火,围炉喝一杯充满仪式感的罐罐茶,显得从容安静。


图片


罐罐茶属于寻常百姓,与罐罐茶同宗的梵净山翠峰茶,或许是吸引茶迷追捧的真正“磁铁”。翠峰茶更似当年的贡茶,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


图片


那杯中的茶叶更似变幻莫测,朵朵嫩芽,缓缓舒展。或恰如雀舌,摇曳沉浮,百态千姿,栩栩如生。喝一杯翠峰茶是一种茶缘,在灵山圣地品饮守候是千年轮回的缘分。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还是结佛缘,结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珍惜每一杯茶,与其相遇也是人生一茶缘。


图片


一杯翠峰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


前世的贡茶等的是帝王的品鉴,今生的罐罐茶与翠峰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又有谁在等待那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4月16日,人民网(贵州频道)刊发《印江县开辟红色基地“第二课堂”》,讲述印江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图片


图片

党员干部在听党史课


04

全文如下




连日来,印江自治县利用木黄镇红三军政治部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木黄会师军部旧址,开辟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推进。


红色教育基地开辟为“教室”


在田毅的带领下,笔者走进红三军政治部旧址,一大幅人物雕塑呈现眼前。


据了解,这是以1934年6月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为背景,围绕红军战士高举红旗奋战在黔东大地,展示红军坚定、坚强的精神面貌,及印江人民为黔东苏区浴血奋战等进行陈列。


在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不畏艰险》是一幅以红六军团西征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油画。油画人物坚韧挺拔,如洪流向黔东滚滚而来。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笔者迈入木黄会师纪念馆,纪念馆以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发展历程为板块,采用雕塑、图文、短片、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千难万险中求生存,从弱到强中谋发展的壮丽史,配以讲解员的精彩解说,让前来参观的人深受心灵的洗礼。


当天,松桃自治县林业局组织55名党员干部到木黄会师纪念馆参观学习,直观感受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该局党总支部书记王天洪说,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让干部感受到红军战士艰苦不懈的奋斗精神,促使干部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和贡献。


据统计,自该纪念馆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教室”以来,该县组织干部职工走进“教室”听课5000余人次,中小学生到“教室”听课6000余人次。


通过走进“教室”参观、听解说、观看党史电影等,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从而营造良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文物史料成为“教材”


一件件红色文物,一处处革命旧址,一座座纪念馆,在红色文物中感悟初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我们馆陈列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文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田毅说,学习党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可以增加党员干部们心中的正能量,这些陈列的展品都是我们现成的教材。


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反映出领袖朴实、节俭的崇高风范;一些用过的生活器皿,感受到红军同甘共苦的精神......革命文物往往蕴含着可贵的奋斗精神和珍贵的历史价值。


这些文物史料,不仅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载体。让革命文物“说话”,让历史资料“发声”,让它们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宣传员、解说员变为“教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印江自治县组建了一支自愿宣讲“四史三情宣讲行·志愿五老颂党恩”的宣讲服务队。通过走进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支部以及红色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发挥“五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今年88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任明典,在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前给木黄民族小学的学生们讲课时说:“我18岁时就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是一名铁道兵,前方战争打到哪里,我们铁道兵就要修铁路到哪里,我们修筑的铁道是砸不烂、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讲解中,他回忆了抗美援朝时与战友们誓死保卫钢铁运输线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旁的木黄村党支部,也邀请任明典为在家党员和群众代表们上党课,讲党史。   


“聆听了任老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与敌人作斗争的历史,我被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木黄村第一书记王玮说,作为第一书记,我将继续带领全村干群,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铸就更加幸福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讲解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让更多人汲取前进的力量。”作为一名讲解员,田毅尽职尽责,用心用情。


通过“四史三情宣讲行·志愿五老颂党恩”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以及国情、省情、县情宣讲,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图/文 任明勤)


图片

主   编:陈   刚   副主编:张泽琴

审   校: 田   勇    编   辑:刘再权

图片

往期回顾

宾客云集 共谋茶业 第13届贵州茶博会铜仁分会场在印江举行

很嗨!有范!梵净山茶风风火火闯九州……

【闻着茶香去印江】来印江,请您喝茶!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