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印江要闻
加快全民健身科学化发展——《印江自治县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发布


近日,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印江自治县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对全县“十四五”期间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明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省“一二三四”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化进程,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全民健身科学化发展,构建设施完善、组织健全、服务精准、活动丰富、全民参与、运转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印江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全民健身工作是民生工作,关系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为进一步提质健身环境,营造健身氛围,增强健身意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增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1.95 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1.5 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38%,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 88.6%,县城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基本完善。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丰富全民健身产品,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服务体系,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 1.8 亿元。



《计划》重点开展9方面内容


为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重点将开展9个方面内容。


  夯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基础。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优先规划建设贴近群众、方便可达的公共体育场馆、多功能球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足球场等场地设施,开展“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工作,完善城镇老旧小区体育设施,推进和完善城市社区“15 分钟健身圈”设施服务建设。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和社会足球场地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



  丰富全民健身多元赛事活动。持续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七天乐)、全民健身日(月)、职工周末篮球赛、职工羽毛球赛等赛事活动。推动“三大球”运动发展,持续举办乡镇篮球赛事。逐步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活动,推广印江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及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培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组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举办好五年一轮的铜仁市西片区老年人运动会。


  提升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水平。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质量,规范管理和服务体系,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利用多媒体手段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鼓励各阶层人士参加健身科普活动。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发展,完善覆盖社区乡镇、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为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提供体育服务。


  

实施重点人群提升行动。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启动老年人和重点人群体育提升工程。把老年人、妇女、农民、职工、少数民族、残疾人体育纳入“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全面提升规划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体育协会组织对老年人、妇女、农民、职工、少数民族、残疾人体育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服务水平。高质量推进重点人群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办好老年人体育赛事活动及教育培训,打造健步走、重阳节登高等一批老年主题健身赛事活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梵山印水闹新春·春节七天乐”系列农民体育赛事活动。推广普及广播体操、工间操等体育活动,引导更多职工参与健身。开展体育锻炼助力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结合妇女节等节庆日,积极开展广场舞、徒步、趣味体育等适合妇女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



  实施体旅融合提升行动。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体育消费环境,以体育旅游、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休闲、体育康养等领域为产业链,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罗漂流、大圣墩体育公园、云上居、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等体育消费引领作用。全力推进以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印江段)、贵州省男子篮球联赛(印江争霸赛)为主的品牌赛事打造。逐步形成集乡村旅游、户外运动、康养娱乐、休闲度假、体育赛事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掌握 1 至 2 项运动技能。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健全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健康、“体育+康养”新模式。逐步推进体卫融合服务,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积极打造以“养生·养心·养老”为主题的体育康养带。开发山地骑行、户外拓展、攀岩徒步等山地特色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精品线路。



  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优化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加全面、便利的场馆、搭建赛事平台、健身指导、体育消费等服务,建设智慧体场馆,提升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到 2025 年,力争建设智慧体育场馆 2 个以上。



  实施体育宣传提升行动。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体育宣传和体育文化交流。挖掘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文化,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进校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创建。开发地方体育文化产品,强化体育文化交流,培育打造以山地民族特色体育为纽带的体育文化交流,传播印江优秀体育文化好声音、讲好印江优秀体育文化好故事,推动印江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走出去”。(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江勇 )



监   制:左禹华

总   编:蒋智江 

副主编:张江勇

审   校:吴仕林  侯万华

编   辑:王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