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便民服务 > 文艺
印江印象| 难忘老支书

图片


1999年,我权衡考虑后,离开打工的地方,返回到了家乡镇政府上班。那时血气方刚,努力地做好角色转换,改变在发达地区的思维、生活习惯,适应着读书后就离开了好多年的农村生活,那时候的毕业生回乡大多做驻村干部。这驻村干部相当于镇政府派下来的专员,全权指导、协助村支两委的工作。我和大部分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毕业生一样,一时很不习惯,也不知道工作该从何着手。


当时,我被派到了镇里最偏远、最落后的村子,位于本县与更穷邻县的交界处,到该村的路实在难走,晴天也容易摔跤的山路,走了一回都不想走二次,镇里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戏称那是全镇的西藏地区。


村子不大,就四五百人口,本村主要任、黄、杨三姓家族,异姓家族间相互交换嫁娶较多,因为亲戚多在村子,好多老年人没有走出过村庄,对于繁华集镇多数半年去买一回盐巴了。


这村子最高首长——老支书,倒是见多识广、走了好多地方,他当了八年兵,在部队表现优秀而入了党,在父母催促和部队挽留时选择了退伍,本来被安排在当年县农机厂上班了,老家的媳妇一再要求抓紧回去多分点土地,于是辗转回到了老家。我被派到村子时,支书已经做了好多年的“官”了,年纪也大把了,已是名副其实的老支书。






一碗烧酒    老支书很热情地招待我的到来,我们一行刚在板凳上坐下,他就招呼老太太做饭。大家相互寒暄了几句后,老支书来了一句“干的还没熟,先来点清的”,我不明白此话意思,带领我们的领导赶紧说“不用了、不用了”,不一会儿,老支书直接从里屋抱出来一个大窑罐,顿时满屋是酒的清香,随即从墙上碗柜里拿出一摞大土碗,一字排开摆在八仙桌上,把坛子里的酒在每个大土碗里倒了半碗。老支书一边倒酒一边说“得上纲上线”。这阵势把酒量很大的几个同事都吓到了,都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老支书很了解他们,几个能喝点酒的都喝了半碗,对于我老支书反而很照顾,只倒了他们的一半。那时我还滴酒不沾,但看得出,在豪迈的支书面前我不喝酒不行了,于是我一狠心,闭着眼喝了两口,然后晕乎乎的记不清后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支书对酒情有独钟,每天有一斤的定额,似乎喝酒的人都特别耿直,支书说话做事总是一是一、二是二,工作上交代的事情,答应了就按时完成。在一年多的相处中,我们工作很顺利,因为“上纲上线”喝酒的支书做事也“不折不扣”。





一年工资   那时收农业税是主要工作,镇里把任务压给驻村干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不成就扣驻村干部工资和村干部报酬,往往任务很紧很急。农业税加上三提五统,对于农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这些都需要现金上交,农村家庭根本没有经济来源,盐巴钱都靠拉几只鸡公上街去卖,更何况上百的农业税,更要命的是这个村子实在太穷,比我老家更穷,以前我总觉得我老家走几十里山路上街,背点大米卖了买盐巴最代表山区困难百姓。哪里想到这个村子大米都没有吃的,一年多数吃的是包谷,能一半包谷一半大米混合做饭吃的人家算这里的发财人家了。据说之前有个干部到该村工作,吃饭时间走了很多人家,看到锅里都是黄黄的和黄白相间的包谷粥或者混合包谷米饭,该干部都吃不惯这样的饭,终于走到一户人家,看到锅里全是白生生的“米饭”,于是该干部留在该人家,只是这家人很勉强的迟迟的开饭,干部还以为不欢迎他,但是村子人家都热情,更何况他算这村子难得到来的“贵人”,该欢迎才对啊。农家最后把饭端上了桌,干部高兴的起筷进食,忽然他停了下来,原来这白生生的“米饭”是白包谷做的,比较难以下咽的粗饭。这笑话一直流传着,而百姓生活也一直艰苦着。每一分钱都需要把包谷挑到40里外的集镇兑换,这对于我们收农业税是最客观上的难题。那些天,这些最淳朴的群众夜以继日的挑着包谷,一下子辛苦一年的包谷也不知道出去了多少吨,只见村子对面通往集镇陡直的山路白天夜晚都有一串挑夫。我和老支书以及村长在一月内差不多收了90%的税费,可是接下来10天内的10%才最艰难,面对的都是困难中的困难群众,这是一些孤寡伤残病痛的人群个,他们生存都成问题,怎么又能交得起税费呢。我、老支书、村长召开了工作会,逐一对各户情况研究,这税费收缴都成问题,为了完成任务,会上,老支书做了个决定:最困难的两户,由我请示镇政府给予减免,其他各户先由他垫付,他自己也没有钱,就用他本年度村干部报酬支付,不够的请村长的报酬垫付。后来,老支书一年那几百元工资就成了农业税,那些没钱交税农户也永远无钱还老支书。这老支书又真正白干了一年村工作!






一座便桥   那里的山很大,挡住了望向山外的视线,村子就在山坳里,四周森林覆盖一片绿野,一条河流从村子前过,河水清澈透底,鱼儿丰盛,成了恩赐山民的珍品,家家把涨水捞起吃不完的鱼保存起,做成一坛子的酸鱼,味道非常的好,没有放几滴猪油却是香的口水直流。只是河谷一涨水就阻断了村子通向大山的唯一道路,村子成了孤岛,平常村民也不爱外出,但是那些在另外一个村子上学的娃娃就只好在家待起,等水消落了再去上学。那时,村里在外打工的一个年轻人也带头号召在外打工的捐款修桥,并及时把资金都带回了老家。一时间,河两岸成了工地,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为了早日把桥修好,老支书做了一个决定,他和村长一人守着两岸的一头工地,用他军人出身的话说“不打赢竣工仗不撤出阵地”,于是这个冬天老支书都守在了河岸,家中农活都交与了一生一直无怨无悔支持他工作的老太太。






进城工作了多年,时常会想起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最温馨的村子,最难忘的老支书。我在想,等我有时间一定回去看看,我知道 ,现在那里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上的桥也修好了,还修建了电站,进村的路也修成了水泥路,自来水也连到了家家户户,村民们大多建起了楼房,他们的生活早就餐餐有米有肉……就是不知老支书的酒量还如当年一样不?孙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