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走进印江 > 民俗风情
印江明清书法家简介

周冕  生卒不详,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周冕“印江人,宣德七年(1432年)以诗中式,授黄州儒学教授”。明永乐年间,贵州与云南首次联科取士,共有举人名额15名,其中云南占10名,贵州占5名。周冕考中贵州5名举人中的第3名,一时震动全省。他与印江的肖重望、田秋,思南的李渭在京居官期间,政绩颇著,又多次具有卓识的奏议被朝廷采纳,故在京建“西台四杰坊”予以表彰。

周冕不仅以经史诗文著名,尤其擅长书法,晚年致力于家乡教育,据《思南府志》记载:“他在县内门生最多,并多成名,书艺精湛。”他对印江文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自明中叶迄清,印江中进士的有10人,举人近百名,次如贡生、监生、生员则不下千人。

王道行 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初三,殁于道光二年(1988年)八月初七,享年64岁,字用之,号兴庵,又号竹村。印江县城人,清乾隆己酉(1789年)科进士,时年31岁。官陕西永寿、郃县、泾阳以及广东归善、徐闻、新会等知县,为官清廉,恤寒士,济贫困。道光二年(1822年)升任惠州知府,因病未及赴任而殁于新会官署,后归葬于思南府高坪庄。

乾隆帝喜爱书画,皇宫举行书画遴选,王道行奉应试书,竟名列第七,画则邀御赏,评置第一,颇受成亲王礼重。他著有《政余诗抄》、《政学草》于世。其后的书法家周以湘、鄢师竹、魏祖镛、唐钟英、王峙苍等均受其影响。他的遗作在印江不多,现县民族陈列馆收存之轴3幅,民间收藏有楹联、匾额等,印江文昌阁上冲天匾“文昌阁”印为王道行所书遗迹。

周以湘 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四月十八日,殁于光绪十四年(1889年),享年66岁。名锜,号梦之,现板溪镇渠沟村人。他八岁被录为秀才,入安化县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考取拔贡,入国子监深造。后经朝考任直州通判,旋即以本班职分发湖南保甲局,不久辞职。同治六年(1867年),他因办理军务有功,授湖南盐运使,赏给三品封典,并封赠其祖辈三代为“荣禄大夫”,祖母为“一品太夫人”,后被朝廷贬抑。光绪九年(1883年),他的旧友倪文勤出任广东巡抚,遂提他任南澳海防同知,直到寿终。光绪帝追赠其为正二品资政大夫,回籍安葬于老宅右后山。

周以湘书承王(羲之),欧(阳询)、赵(子昂)诸字意韵,用墨轻盈,干练骨劲。其字“六书”皆涉,尤以行草、楷书见长,深受同道称许,并于光绪三年(1877年)被慈禧召见,题写分宫楼匾额“风楼金阙”四字,深得太后称赞,获赏赐。他所到之处,求字者盈门,“两湖、两广、闽、浙诸省慕名求字者络绎不绝。”时人云:“没有周(以湘)字的人家就算不得书香之第。”其字常出没于典当之所,或于市鬻卖,一副对联值银千两。

由于周以湘早年离家,现印江存书作不多,仅有几帧楷书、行书条幅藏于县民族陈列馆内,其邑人也有收藏,但存世不多,亦不示人。

潘登云 1841—1933年,号鹄臣,印江县城人。他幼即好学,性格开朗,善言辞,通经史训诂之学,对古典诗文有较深造诣,尤工钟鼎彝器文字,真、行、草、隶均有建树。清光绪年间,在湖南常德书写“万寿宫”三字,因笔法苍古,有秦汉之风,深受书法同道称赏,并名声大震。辛亥革命后,他回归故里,虽年过古稀,仍勤耕于笔砚间,时求字者盛,不乏社会名流、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有原贵州省省长毛光翔、四川督军熊克武亲临求字。凡邑中名胜多有其手笔,现有石刻、楹联多幅存世,被人收藏。

潘登云书法,其钟鼎铭文,笔法苍古,结实刚健,楷书结构严谨,一丝不苟,气势圆润;隶书蓄意回锋,沉雄古朴;行书姿态飘逸;草书大气张扬,如行云流水。他在印江书坛上具有极高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严寅亮 字弼丞,号剩庵,碧岑,别号阳坡山人,现新寨乡阳坡村人。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殁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享年80岁,病逝于贵阳,归葬于故里小泽沟。

严寅亮自幼就显示出非凡的书法才气。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入思南府学,后从流寓印江的名士吴秋庄学经史诗文和书法。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赴省城贵阳考中乙丑恩科举人。次年(1890年)九月,清朝皇园颐和园落成,征书“颐和园”匾额,京中名士御前恭书,慈禧过目悉不称意。严寅亮应庆亲王之嘱,于馆舍书写“颐和园”门额及楹联二十三副,大小匾额十八方,以楷、行、草各体书写,慈禧阅后甚为满意,于便殿召见,并赐龙纹饰边“宸赏”玉章一枚。严寅亮因此而名震京华,现遗留印章有“蓬山留翰”和龙凤饰边的“恭书颐和园匾联”各一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严寅亮入京引见,以盐大使用,并得授四川候补知县,成都官书局校勘。辛亥革命后,回黔执教贵阳男、女师范,旋任龙里知县,应聘省政府顾问。

严寅亮一生留下不少精湛的书法作品,成都“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广州“中山公园”、“梦草堂”、贵阳黔灵山“麒麟洞”、修文“阳明洞”等名胜都留有榜题或石刻,黄果树观瀑亭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文辞清新,比喻生动,色彩绚丽。其作品现陈列于印江民族陈列室的有“黔山第一”匾一块、《剩庵墨试》一册、《丰瑞桥》碑序全拓本及残碑半块、屏三套、粉书残页一张、挽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联一副,民间收藏亦有留存。

鄢师竹:名锜,字行甫,外号香泉小史,香泉外史,刀兵劫外人,山岩门之士,一藁居主人,别署筛道人,生于清道光八年(1829年),原印江县煎茶溪人,他在世时,煎茶尚属印江,民国年间划属德江县。

鄢师竹早期涉世,在印居多,才艺不凡,交游亦广。清同治年间,以诗画篆刻书法深受印江知县凌彝铭赏识,而凌为官清廉,且博学多才,也受师竹敬仰。凌氏奉旨改官粤西,邀师竹同往。凌在广西不幸病故,鄢师竹亲自料理其后事,以报知己之恩。后鄢师竹被桂林知府沈瑜赏识,待为上宾。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他由桂返筑,旋归印江,复应邀在县署佐理公务。光绪末年,鄢师竹回到煎茶老家,已年过六旬,膝下无子,过着凄凉孤独的晚年生活,不久病逝。

鄢师竹自幼聪颖,酷爱书画,勤奋好学。其诗词清新秀逸;书法深得欧阳询笔意,真、草、隶、篆均显功力,尤以隶书见长;画山水花鸟,无所不佳,尤工墨竹;雕刻亦很精工,其作品大多失传,印江县文化馆收藏有他书写的“既饱以德”碑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