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城郊的土坡之上,遥望与县城近在咫尺的大圣墩:山峰高耸,如同一顶迎亲的轿子停放群山之中,轿子里的新娘不曾蒙面,让后人去遐想———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从侧面看,大圣墩如同美人姣好的面颊,突兀的轿顶是美人隆起的鼻梁,轿夫躬身的身影则是美人丰满坚挺的乳房。也就是这一卧万年的睡姿,赢得了世人的赞赏,被历代文人墨客浓情描摹,溢满了诗情画意,落了个“睡美人”的名儿。
提起睡美人,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个湖,湖边住着二口之家,母系张氏,子叫圣墩。一天,湖里传来笑声,圣墩出门一看,只见一群女子在水上漂游。一眨眼工夫,只剩一人,此人便是运水郎君之爱女翠姑。朴质憨厚的圣墩,情不自禁地走近她的身旁,顺手摘了一对刺梨递给她,以表心情。她接过刺梨,嫣然一笑,飘然而去。翠姑回到天宫,望着刺梨,心里思念着圣墩,就悄悄下来与他相会,结成眷属,和和美美,男耕女织,勤俭度日。
不料,翠姑私配凡间之事,被管这一方的土地菩萨告发。运水郎君得知此事,火冒三丈,派兵下凡,捉拿翠姑。翠姑拒不回天宫,奋起抵抗,临阵身亡,仰卧于此。不久,圣墩因思念翠姑,染病身亡。
天长日久,湖水干枯,隆起一座大山,山的样子像圣墩的身材。山的一侧,似翠姑的模样。山得名“大圣墩”,山侧睡美人状得名“睡美人”。
大圣墩一名传开后,陆续有僧人前来,先后在此山间建起了挨山寺、西岩寺、承恩寺等寺庙,且住有僧人。由于该山有名,才有僧人流连;由于山间有庙,山才更加有名,香客游人时往时来,此上彼下。
“美人望月”是对这一奇峰的另一美化:静静地仰望天宇,对视秦汉时的冷月,清辉之下的睡姿,优美而安详,美艳如初,依然珍藏一朵桃花的色泽,把修长的身姿掩映于莽莽群山之中,在光影里呈现出绵延起伏的弧线,产生出朦胧迷离的美感和神韵。
美丽的传说,逼真的美人,姿态诱人,美不胜收,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为之行吟作文:“山锁千盘水,岩分一线天。人从猿穴落,马向蚁封旋。应象武陵客,艰难蜀道焉……”(南宋诗人徐昌支);歌咏贵州山水写道:“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唐代诗人孟郊)早在明代就编撰而成的《贵州名胜志》,已将其载入,这就说明奇峰睡美人不仅是印江的名山,贵州的名山,还是名山中的名山,名胜中的名胜! 梵净山是武陵山主峰,在其四周连绵起伏的峰峦叠嶂之中,藏着太多的传奇和奇景;位于印江县城西北面十里之地的大圣墩,即被称为黔东北第二大名山。它把一座山峰的名字和一位美女仰卧的睡姿放在时光里流淌,山花草木随季节的更替各呈风姿。
来到大圣墩,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去追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