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社会写真
山海携手 勠力振兴 | 刘志伟:帮扶路上砥砺“黔”行

图片


刘志伟是来自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现挂职印江县中医医院肺病科科室副主任。


2021年7月,刘志伟主动请缨参加东西部协作定点医疗帮扶工作,帮扶岁月,芳香盈路。在印江这一年的工作中,秉着“印江所需、东莞所能”的要求,结合印江医疗发展实际,在印江小组和医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医疗帮扶工作。

心系群众,积极开展下乡义诊活动


刘志伟的医疗帮扶工作主要是从肺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等方面给予医疗技术指导。在帮扶期间,他常常带队下乡义诊,使当地患者就近得到了质优、便捷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对口支援过程中,刘志伟了解到老百姓的健康知识有限,对一些常见疾病的认识不足,在每次的下乡义诊活动中他都给老百姓带去健康知识讲座,并跟他们亲切交谈。从每次的活动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亲身感触到老百姓对专家的信赖和期盼的质朴情感。

 

图片


刘志伟医生参加下乡为村民义诊


传经送宝,授之于“渔”

在帮扶期间,刘志伟合理安排门诊、病房工作,定期开展讲座交流。一年多来,他共完成教学查房80余次,门诊1000余人次,义诊200余人次,协助完成义诊及疑难病例讨论48人次,参与抢救病人40余次。他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及疑难病例讨论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帮助科室建立起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规范诊治,同时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急危重症病人的识别和救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做好门诊工作的同时,刘志伟先后在科内及院内举办了15场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交流的方式灌输先进的医学理念给当地的医生。《2021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进展》《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等讲座,吸引了500余人次的医务人员参加,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医生医疗专业水平的提升。

 

图片

刘志伟医生带领年轻医生教学查房


图片

刘志伟医生为科室医务人员培训讲课


新技术诊疗,为病人带来福音


自开展帮扶以来,刘志伟先后为印江县中医医院肺病科开展了支气管镜检查等多项新技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一次,刘志伟坐诊专家门诊,突然来了一位80岁的老人,询问病史得知有“反复咳嗽、咳痰7+月”,在乡镇卫生院抗感染治疗一周,症状都没明显改善,听说印江县中医医院有位东莞过来的帮扶专家,特地来到中医医院肺病科找刘志伟专家就诊。他立即安排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有感染,建议马上入院。第二天安排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患者左肺下叶开口有一疑似果核的异物卡在里面,考虑患者反复咳嗽、咳痰与此异物有关。然后根据他在东莞的工作经验,立即用异物钳将异物取出,术后第二天病人咳嗽、咳痰明显减少,两天后患者康复出院,出院一周后病人家属特地打电话到科室,告知我们老人回去没有再出现咳嗽、咳痰。

图片

刘志伟医生带领年轻医生操作胸腔穿刺术


“医生看病救人不分场合,跨越千里,我感到家属每一个字的感谢,都是我人生的闪闪星光。”刘志伟说。据了解,自去年刘志伟负责在印江中医院开展“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以来,该业务开展顺利,每月约检查20余人次,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更多的病人带来了福音。


示范引领,提升团队


在帮扶期间,刘志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引领科室医生提升业务水平。刘志伟所在的科室医生都比较年轻,于是他经常在业余时间带领团队研究病例,探讨最优的治疗方法。


刘志伟所在的科室主要是以老年病人为主,对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往往需要反复多次住院,经济负担较重。如何才能让患者出院后形成规范吸入药物,减少病情复发、加重和患者住院次数,同时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针对这些问题,刘志伟与科室的医生经常交流、探讨这些慢性病的定期随访等管理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刘志伟所在科室建立了慢性病管理机制,让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形成规范使用吸入药物,减少住院次数,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刘志伟还在科室建立了规范病历书写质量及落实三基查房制度,让科室病历书写质量及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图片


刘志伟医生与肺病科全体医务人员合影留念


通过一年的医疗帮扶,刘志伟为印江县中医医院肺病科带来了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技术,同时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作为接班人,让带不走的新技术真正留下来。


原本刘志伟帮扶工作今年七月份结束,为因工作需要安排他继续在印江县医疗帮扶一年。


我在今后的医疗帮扶工作中要克服各种困难,努力钻研医学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带领印江的医疗团队创设更多更优的医疗条件,争取为示范性医院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刘志伟说。印江县中医院供稿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