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专题
强医工程 | 听他们说印江中心村卫生室的改革成效

2020年以来,印江自治县创新中心村卫生室改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双提升。中心村卫生室改革工作怎么样?群众评价又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患者:我们得到了实惠

我叫张井珍,78岁,家住新寨镇泗塘村南山组,距县城28公里、乡镇14公里。育有一女处于失联状态,常年被腰椎间盘突出、脑梗塞和胃炎等疾病缠身,寝食难安。因行动不便、路途遥远,且严重晕车,往年生病时都是徒步一天一夜去镇里住院治疗,每年往返数次,就医路途艰难,费时费力,极为不便。自从开办了凯望中心村卫生室,就医距离缩短至5公里,抄近道仅需半个小时,卫生室里有县、乡医生和信得过的村医坐诊,有时包接送,还开办了食堂。在家门口就能把病治好,报销比例比县里还高,看病的开销和非医疗费用大幅降低,卫生室就医环境好、医生服务态度好、救治水平高,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真真是太到位了!






村医:这个工作充实有意义

我是刀坝镇来安村村医杨胜恩,从事村医工作20余年,往年都是在村卫生室开展基础门诊工作,综合农忙时节、气候和群众生活习惯等因素,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教育、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随访服务等,常常出现与病人交错、入户扑空等现象,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效能不理想。自从来安中心村卫生室开诊后,我和邻近几个村的同事轮流排班坐诊。中心村卫生室备齐了充足的医疗药品和设备,开设了门诊、住院、药房、血常规等功能科室,全套的医疗服务“装备”给足了救治“底气”,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群众的信赖也让我们增加了报酬。休息时,再入户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访救治疗效和了解健康近况,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实且有意义的工作让平凡的人生更有价值!






卫生院长:缩短就医里程,降低就医费用

我叫严循友,是沙子坡镇卫生院院长。自担任院长以来,我发现镇内道路崎岖,地域宽广,交通虽便利,但路途较远,群众要几经辗转才能就医。“离镇上这么远,把卫生院搬来这里就好了!”新同事的感慨让我思绪万千,实干笃行,立即行动!迅速报告,将闲置的村小进行改造,打造成集公共卫生办公室、药房、护士站、化验室、病房、中医康复室于一体的阵地;立马整合,选派业务骨干进行坐镇指导,将周边5个村医队伍进行打捆组装,建成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过硬的队伍;打通报销平台,畅通乡、村医保网络,采取开设医保服务、配置专网专人、下放经办事限和系统操作权限等方式,让群众就地报销,村民经医保报销后人均门诊费降低至30元/次,自付住院费降低至204元/次。复刻“五脏俱全”的小型卫生院,缩短就医里程,降低就医费用,提高就医水平。








局体改办负责人:我们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是卫健局田茂江,近年来,随着人口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常住人口相对减少,加上经常走村串户,我深知村里多是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体弱多病等人群,“空壳村”现象较为普遍,交通出行困难、看病就医难、村医队伍不稳定和医疗服务能力减弱等问题日趋明显。为缓解这一现状,我们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抓阵地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距离综合性医疗机构较远的区域,利用东西部协作、卫生院自筹等方式进行村室联建,点线面结合,共投入585万元建设覆盖45个行政村的9个中心村卫生室,惠及6万余名农村居民。二是抓制度建设。围绕“县级提能、区域提领、乡级提质、村级提效”四项举措,制定《中心村卫生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试行)》,首创“医共体牵头医院+乡镇医疗次中心+卫生院+中心村卫生室”的四级医疗服务共同体。三是抓队伍建设。建立“县级指导+乡镇派驻+村医轮岗”工作机制,坚持“优绩优酬”原则,实行“出勤绩效+绩效工资”薪酬模式,村医纳入中心村卫生室管理后,平均收入从2000元/月增长到4500元/月,有效提高村医积极性。四是抓能力建设。采取“线上学习+线下培训”双线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医培训,定期以考试或抽查的形式检验村医业务知识学习情况,由县、乡联合开展集中培训和实操演练,全面提升村医就诊能力。



中心村卫生室改革工作知民情、暖民心、得民意、聚民力,成效显著。自改革以来,全县中心村卫生室门诊达22805人次、住院2283人次,构建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在乡镇、大病不出县”,区域内基层首诊占比达90%及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5%及以上。(通讯员 代英




监制:左禹华 蒋智江  审校:刘焱琪 侯万华  编辑: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