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梵净西游记|每日一景:木黄会师地
来源:今印江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9-29 09:55
浏览量:702


位于梵净山西北麓,是中国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示范小城。有会师纪念馆、纪念碑、红三军政治部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会师柏、会师广场等红色景点,有田氏宗祠、太平寺、天庆寺等文化景观,有千年银杏树、四大鱼泉、金厂河等特色景观。1934年10月24日,红二、红六军团于木黄会师,军部设在木黄街上的水府宫内,两军领导人贺龙、肖克、关向应、王震、任弼时等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两军团统一行动、统一指挥的方案。
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诞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以及红军长征的胜利谱写了光辉篇章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会师纪念馆,又称“水府宫”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对称封闭式古建筑,坐西向东,现存建筑依次有牌楼式大门、戏楼、耳房、天井、正厅、后厅等建筑,占地面积887.2平方米,建筑面积579.5平方米。牌楼式大门通面阔13.9米,通高9.1米,为三重檐四柱三层砖石结构,门额竖书“水府宫”三字。一进为戏楼,石砌台基,鼓形石柱础,斗拱式葫芦宝顶,琉璃瓦履面,前檐两根雕狮,望柱为抱厦,卷棚为正方形藻井重叠呈莲花状,横枋浮雕“空城计”等五幅历史故事图案,两端饰浮雕龙头相向。戏楼南北翼角高翘,饰云雷纹,周卷枝叶纹。1985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委宣传部将会师纪念馆公布为“国防教育基地”。2017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沿河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印江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军部旧址、木黄会师纪念碑和德江枫香溪会址。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军部旧址她是中国革命的实物见证,已成为各族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场所,现保存完好。
参观时间:9月29日—10月6日 9:00—17:00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会师纪念碑位于木黄镇将军山腰,坐东北向西南,系砖石结构大理石帖面,通高14.26米,占地面积770平方米,碑为军旗形,座基正面镶嵌“序言”,周围护以栏杆,前及左右两面是整齐宽大的台阶,碑身正面阴刻王震同志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十九字及落款。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木黄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纪念碑成为其中组成部分之一。会师纪念碑现已成为各族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现保存完好。
树高约24米,主干围8.2米,树冠158平方米,树龄有1300多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此会师,贺龙、肖克、关向应、王震、任弼时、段苏权等两军首长因转战艰辛疲劳,就在树下休息庆祝会师。解放后一直被当地群众奉为神树,1987年老红军陈靖同志重访长征路故地重游,将此树命名为“会师柏”。现已将会师柏进行保护,用石墩围护保存完好。
红三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木黄镇新木街,距会师纪念馆80米,原名“万寿宫”,1981年5月23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木黄镇新木街,距会师纪念馆20米,系木结构建筑。1981年5月23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参观时间:9月29日—10月6日 9:00—17:00
木黄全景

千年银杏树

凤仪露营基地
1.县城至木黄镇里程约为30.4公里,需50分钟左右。2.小镇商务宾馆较多,餐馆林立。餐饮独具特色,尤以金豆腐、米豆腐等出名。来源:印江梵净西游记公众号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刘焱琪 编辑:刘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