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军足迹·喜看印江变化|一张农业税纳税卡见证乡村蜕变
来源:今印江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9-10 14:06
浏览量:445
【栏目语】抚今追昔忆峥嵘,鉴往知来谱新篇。2024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90周年。为缅怀红军在印江的光辉业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印江融媒体中心联合贵州日报社、印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追寻红军足迹·喜看印江变化”专栏,组织栏目采访组追寻红军足迹,走近红军在印江时经过的乡镇、村寨、山山水水,重温峥嵘岁月,倾听历史回响,喜看老区变迁,展现老区新颜,在传承红色精神中凝聚奋进力量。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后,贵州省财政厅监制的贵州省农业税纳税卡,内页记载着农业人口人数、核定计税面积、计税产量折谷公斤数、当年农业税任务。这个农业税纳税卡,成为那个年代贵州农民在享有农村土地使用权后,应当承担的农业税任务的见证。
在印江自治县刀坝镇下寨坝村,83岁的老人杨昌恒至今还保存着2002年的贵州省农业税纳税卡,上面清楚地记载着他家农业人口6人,核定计税面积4.68亩,计税产量折谷1965.6公斤,当年农业税任务171.71元。直到2003年,印江农民承担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乡统筹、村提留、教育集资等义务才全部免除。农业税纳税卡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成为一个时代记忆的老物件。
小小的红色的农业税纳税卡,成为那个年代农民缴纳农业税的见证。如今,农民种粮不仅不缴农业税,还有农村耕地地力补贴,而且政府还向所有种粮食的农民发放种粮补贴,为种粮大户提供自然灾害农业保险,为提高粮食产量,国家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杨昌恒回忆说:“哪种日子我们都过了,记得有两年,一餐就是两个红苕,或者就是一二两粮食,都不是大米。要是拿现在和过去相比,这个差距就太大了。”
“现在我养老金有140多元,高龄补贴50元,差不多有200元了。”
下寨坝,是一块红色的土地。90年前,红三军第九师开展革命活动期间,就在这里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地址原为杨昌恩家的私宅,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坐西向东。这座建筑由正房、南北厢房、天井等组成,正房面阔3间,为悬山顶式小青瓦屋面木结构建筑,南北厢房均为土家传统民居——吊脚楼。天井原为自然黏土建成,现为水泥地坪。下寨坝乡苏维埃政府属罗南溪区革命委员会。该处旧址现为杨昌恒一家居住,房舍未作改动,形制未变,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2018年7月3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发〔2018〕20号)文件公布其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60岁的杨胜学,回家照顾杨昌恒老人,现在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祖父传给他有关红三军的故事,他还记忆犹新。杨胜学说:“据袓父介绍,当年红军、乡苏维埃政府、游击队在这个厢房中秘密开会,灯都没有点。以前从天堂步行到刀坝走房屋外的堰坎上,因经常有人过路,为防备有人知情后告密,便转移到靠里那间房屋里开会。”
据史料记载,1934年6月13日,红三军在刀坝镇万寿宫召开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贺龙在黔东建立根据地和收编“神兵”的提议。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红三军到达印江后就开始宣传苏区土地政策,积极调动人民革命的激情,以革命的手段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然后按照苏维埃土地革命的法律法规将没收的土地分给农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第一次在印江土地上进行的土地革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当时黔东根据地的农民都分到了土地。
改革开放后,印江在1984年完成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从此,农村开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4年出生的杨胜学,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程。“过去与现在的区别很大。记得过去生活困难,小的时候母亲在周边的土角都种上了红苕。村寨中果树上的水果还没成熟就被小孩子打来吃。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买来的水果味道稍为不好吃的话,都没有人吃。我家房前这棵橙子树,去年挂的果都还在,根本没有人吃。”
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印江自治县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全力补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短板。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要求,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谋划“2+N”产业布局,将扶贫项目与贫困户的利益紧密联结,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印江还打好教育、医疗、住房、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组合拳,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济,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杨胜学说:“我们这些地方近几年变化相当大,走到哪里都是水泥路。现在又修通了到罗南溪村的公路。近几年国家投入相当大,村里的河堤建设就投入了1000多万元。我们村寨要从文化教育来说,现在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就太多了,有几十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确实大。以前全村大多是木房,人们外出务工回来都改善了住房。我的两个孩子在县城都买了房屋。”
杨胜学一家现在领到的粮食综合补贴有500多元,退耕还林补助有2600多元。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杨胜学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村的变化是显著的。”(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晓岚 刘承芳 通讯员 苏艳)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刘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