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社区绽放幸福花——印江中洲社区“一点三中心”撑起民生幸福伞


2024年,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中洲社区在“一点三中心”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新建和改造升级,实现了老年人助餐点、老年人日照中心、阳光家园服务中心、政策宣传中心的全方位覆盖,为社区居民撑起了民生幸福伞。









走进中洲社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环境和有序的服务设施。社区办公楼前,“居安、身安、心安、业安 ”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跟随社区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走进了这片充满温情与关怀的社区天地。

  老年人助餐点: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每天中午和傍晚时分,中洲社区普同安置点的老年人助餐点,就变得热闹非凡,宽敞明亮的餐厅内,一群老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共同品尝着色香味俱全的午餐。这不仅是一顿普通的饭菜,更是社区对老年人关怀与温暖的体现。


走进餐厅,红烧排骨的香气扑鼻而来,清炒时蔬和豆腐汤则散发着清新的味道。餐桌上,一道道精心准备的菜品整齐摆放,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选择。这样的场景,让曾经因做饭不便而随便对付一口的老人们,如今每天都能享受到营养可口的饭菜,他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年过八旬的社区居民严循芳笑着说:“以前,我们老年人做饭确实不方便,经常是凑合着吃一口。现在好了,社区有了这个助餐点,我们每天都能按时吃上热乎的饭菜,真是方便又实惠。这里的饭菜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搭配也合理,感觉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据食堂负责人杨丽介绍,助餐点每餐都提供四菜一汤,菜品丰富多样,每天不重样,荤素搭配得当。对于9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级残疾人,助餐点提供免费餐食;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二级残疾人,每餐仅需2元;60至80岁的老年人,则按3元或4元的标准收取;而60岁以下的居民,每餐费用为八元。这样的收费标准,既体现了社区对老年人的关爱,又确保了助餐点的可持续运营。


自今年正式运营以来,中洲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已经吸引了上百名老年人前来就餐。除了提供中晚餐外,助餐点还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需求,量身定制营养餐,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吃到适合自己的饭菜。此外,助餐点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互动活动,让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健康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中洲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的成功运营,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与温暖。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还能结交新朋友,参与各种活动,享受晚年生活的乐趣。这样的助餐点,无疑是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也是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

  阳光家园服务中心:重拾生活信心 


中洲,这个坐落于印江河畔,集商业、搬迁小区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拥有3000余户18000余名居民,其中不乏身患残疾的特殊群体。他们的需求与期盼,成为社区服务和治理的重要课题。


走进中洲社区阳光家园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宽敞明亮的训练大厅内,各种康复器材摆放得井井有条。康复师们耐心细致地指导着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在这里,患者们不仅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阳光家园不仅配备了专业的康复设备和团队,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和团队建设活动,患者们逐渐重拾信心,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这种全面的康复服务,让许多曾经陷入绝望的患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中洲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代振兴表示,社区大、人口多,特别是普同、南湖两个安置点并入后,社情民意更加复杂。身患残疾的特殊群众多,服务工作繁重。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政府积极回应,通过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招募志愿者、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打造了一系列服务机构,其中就包括残疾人康复中心。

印江圣兴家政保洁服务公司的员工任廷芹,就是这些服务机构中的一员。她表示,在残联的指导下,公司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卫生清洁、房间整理、消毒以及身体监测等服务。这不仅让残疾人家庭拥有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以及社会的温暖。


中洲社区阳光家园服务中心的成功实践,是印江基层改革与服务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社区居民们正享受着越来越优质的生活服务,他们的“幸福感”也在一步步被托举得更高。

  老年人日照中心:温暖如春的家园  


在中洲社区办公楼背后,有一处特别的场所,这里不仅环境优雅、设施完善,更是老年人温暖如春的家园——这就是印江中洲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



午后,当冬日暖阳洒进普同安置小区,中洲社区的老年人们便纷纷来到日照中心。他们在这里享用完助餐点提供的营养膳食后,便开始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日间活动。阅读区里,一本本精美的书籍静静地等待着老人们的翻阅;娱乐区内,下棋、打牌、观看电视节目的老年人们欢声笑语不断;休息区则提供了舒适的沙发和茶水,让老人可以在这里静静地休息、聊天。


除了日常的活动区域,印江中洲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还定期举办各种健康讲座和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他们在面对晚年生活时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健康讲座上,专业医护人员为老人们讲解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文化活动中,社区内的老人们则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艺,唱歌、花灯、打金钱杆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让老年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社区的温暖。


年过古稀的社区居民梅芝云是日照中心的常客。他感慨地说:“自从社区有了日照中心,我们老年人就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每天来这里看看书、聊聊天,感觉生活特别充实。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有了这个地方,我们老年人也不再感到孤单。”



印江中洲社区作为一个搬迁社区,居住着许多高龄和留守老人。他们的子女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纷纷外出打工,留下老人们在家中独自生活。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班子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他们不仅建设了老年人日照中心,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让老年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精神层面的关怀和温暖。


如今,印江中洲社区老年人日照中心已经成为了老人们心中的温暖家园。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设施,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日照中心,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地方,正用它的温暖和热情,书写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篇章。

  政策宣传中心:传递党的声音  


“今年在广东东莞打工,是可以免费乘坐高铁回家的,家里有亲人在这个区域打工的,要相互通知到位。”年关将近,一则事关外出打工返乡免费乘坐高铁的消息,在中洲普同社区广泛传播。


中洲社区政策宣传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传递党的声音”的宗旨,致力于将党的最新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位社区居民。宣传中心的电子显示屏和宣传栏上,不仅展示着党的政策文件,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生动解读,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政策精神。


“政策宣传中心是我们了解党的政策和国家大事的重要窗口。”社区居民代传明感慨地说。他每天都会来到宣传中心,通过电子显示屏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动态,还会仔细阅读宣传栏上的政策解读文章。刘大爷表示,通过宣传中心,他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政策,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融入社会。


除了政策的传递,中洲社区政策宣传中心还注重政策的解读和落实。宣传中心定期举办政策讲座和座谈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社区干部为居民深入浅出地讲解政策内容,解答居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政策精神,还能够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中洲社区政策宣传中心还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资料查询等服务,成为了宣传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表示,通过参与政策宣传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家政策和社会动态,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洲社区政策宣传中心的成立和运行,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了解党的政策和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还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未来,宣传中心将继续深化政策宣传和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努力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邹雪庆 王东)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王琴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