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权证书,不仅是房屋所有权的法律凭证,更是民生福祉的直接体现。面对群众对于解决不动产“登记难”的迫切期盼,印江自治县以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坚持一个原则、聚焦两个重点、落实三项机制、实行四项措施、开展五项服务的“12345”工作法,全力推动化解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不动产登记工作不断规范高效、便民利民。

坚持一个原则

印江自治县聚焦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研究制定了《不动产“登记难”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通过公开征集问题线索,主动调查摸底梳理,并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建立健全线索移交、会商议定、清单交办、闭环销号四项制度,推动形成了不动产“登记难”化解工作公众广泛参与、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聚焦两个重点

印江自治县精准把握用好政策文件,聚焦不动产登记“办证难、办证慢”两个重点,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身份核验、交易、缴税、登记等信息互通共享;通过联动互动和数据对接,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同步过户;通过推进“不动产登记+金融”协同服务,实现银行专网线上查询、缴费、抵押登记;通过增设“潮汐窗口”,分流办事群众,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不动产登记优质和便捷的服务。

落实三项机制

为深入了解并改进政务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印江自治县严格落实“领导包保、陪走流程、带案下访”三项机制,通过领导亲自了解和处理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亲身体验政务服务流程,亲身感受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发现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有效优化办事流程,完善窗口服务设施和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服务水平。

实行四项措施

为加快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避免因化解历史“旧账”引发新的办证难问题,印江自治县通过摸底调查和建立问题清单,以问题类型较为突出的凯旋城、泉州商贸城典型问题楼盘化解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针对税费、规划核实、竣工验收等问题,推动形成全县“证罚分离、证缴分离、一案一策、容缺办理”四项化解措施,为全县推动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提供方法路径、经验遵循。2022年以来,办理商品房不动产权首次登记证书13126本,为购房群众办理转移登记证书6825本,并通过发布转移登记公告,广泛向公众宣传,加快办证进度。

开展五项服务

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印江自治县聚焦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群众,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寄送服务”“代办服务”五项创新服务措施,让不动产登记过程更加高效、专业,充满人文关怀。除此之外,还全面推行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和存量房“带押过户”,大大提升企业和群众认可度、满意度,有效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
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上门为行动不便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下一步,印江自治县将持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总结,联动部门力量,采取超常举措,坚持不懈推动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化解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通讯员 龚曾强 王米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