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村寨名,隶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刀坝镇来安村,位于该镇东部。兰克寨原来叫“来安营”,曾在“撤并建”前是兰克乡政府驻地。
据明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思南府条下记载:“居东南者,若印江、朗溪,曰‘南客’,有客语。居西北者,若水德江、蛮夷、沿河、务川者,曰‘土人’,有土语。”以上引文中提到南客和土人。另据《炎徼纪闻》载:“今酉溪、乌落(罗)之长多冉氏,一曰‘冉家蛮’,之后叫‘南客子’,其俗散处于沿河、务川之间。”南客即指“冉家蛮”。还有,德江县有个乡叫南客,印江有个兰克乡(1992年并入刀坝乡),现在仍有一个兰克寨村。铜仁瓦屋乡也有一个客南寨村。肖忠明《论武陵之巅土家源》载有:今来安营是1966年以后的兰克乡政府驻地,自古为印(江)秀(山)交通要道,明初称仡佬寨。老屋坨(苗窝)周围有王家寨、吴家寨、辜家寨、苗(毛)坝,原朱、佘、付、蔡、王、辜、吴等姓在此居住。明洪武
二年(1369),陈伯元平夷随军入黔来此,赶走小姓人家,安苗扎寨,更名来安营。明嘉靖四年(1525),另一支入黔住石阡始祖陈衢之子陈顺和在思南府得友人邀至安邑茶元坨居住,娶吴氏。顺和迁苗(毛)坝,吴姓迁狮子屯。这些史料说明,兰克这地名的由来同北方来的移民有关。
北方人,特别是关中一带的百姓迁徙南方,带来了农耕技术,也带来了中原文化。这里人们因此特别重视耕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这里考上大中专学校的人比周边许多地方都多。
注:摘自《铜仁地名故事》
(一聚落集第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