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印江 > 印江文学
印江印象·文脉印江 | 春到犀牛洞





春到犀牛洞


阙灿洪



这年的春天来得特早,在正月上旬就百花萌动,李花、樱花盛放。每年二月要赏桃花、李花、梨花都不能绕过朗溪,若要去石板寨、亚盘林和团龙,那是暮春时节观赏杜鹃花海了。


犀牛洞若说近亦近,就在朗溪甘川和昔蒲两村庄之间;若说远亦远,绝大多数印江人都未去过。大年期间,去驴行的就有30余人,大家一是冲着花去的,二是冲着犀牛洞去的。



昔蒲村前一条弯弯曲曲的渠水柔柔地向驴友们流淌过来,还送来了一缕缕金色的油菜花香。扑鼻的花香,清澈的流水,靓照了驴友们的笑容,绽放了驴友们的心花。我们身心顿时舒爽,如春风一般轻快。走过橘树掩映的农家新屋,更觉满目春光。


石块铺砌的小路,在村庄林荫中蜿蜒,路边的石坎子,深灰色的暗泛着天长日久的记忆之光,坎上坎下的土台儿,突显出无数光洁的石头,如石林一般的可爱,在石头中间的一块小土窝子里,长出了一棵又一棵橘树和李树,它们都不高,但都显着龙钟之老态和春天之活力,橘树四季长青,一色的绿油油的,虬曲着枝头,李树满枝满桠怒放着洁白的鲜花,如冰花一般晶莹剔透,劲健之姿,婆娑之韵,彰显出春之艺术与活力。



在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中,驴友们沿着曲径向上,然后又向外从村外的山岭下去,从花枝间就看到一湾碧绿的春水,春水的对岸是俊俏的悬崖,悬崖干干净净的没有丝毫尘土,让下面的春水嫩娕绿绿地如一潭天池。脚下是春花与绿林织成的锦缎,不知是仙子何时为这潭春水绣出的花边。石壁的刚健,春水的柔情,春花的艳丽,构成的这一幅精美绝伦的美丽图画,诗意般地深刻诠释了和美的主题。


下面已回荡着欢愉的笑声,是走得快的驴友,已到达了犀牛洞。



我们走下花间,躬身穿过橘林,就到了潭边的青滩上,三角形的小滩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女驴友们正在上面欢呼雀跃。碧潭对面就是犀牛洞,犀牛洞有一间卧室那么大,里面深不知多少公里,有暗河,泉水纯净,是甘川和朗溪居民的人畜饮水泉源。传说古代有犀牛出来与黄牛角斗,被当地人发现,而称为犀牛洞。洞前有一块鱼背脊小洲,如洞口一扇美丽小巧的门,乘小船到洞口观看外面,悬崖之下碧波荡漾,别有洞天。



犀牛洞之上是高入云天的悬崖绝壁,这壁悬崖跟着水潭成了一个弯曲的弧形,是一个大山的关爱之势,彰显出男子汉的大爱情怀。崖壁表情丰富,有微笑的面容,有可爱的眼睛,又有丰富的纹路,有深浅的色彩,有岁月古老的记忆,有艺术的追求,有爱的执着。在它怀抱之中的春水当然更加娇嫩可爱了。人到了这里不由得不兴奋,不由得不欢快,不由得不跳跃,不由得不手舞足蹈。









作者简介

阙灿洪,男,1968年10月生,贵州省印江县人,本科,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华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家联谊协会会员,贵州省诗词学会会员,贵州诗联少数民族诗词工委成员,铜仁市诗词学会理事,铜仁市作协会员,印江诗友心采风活动带头人和老年大学诗词游学活动老师,每周末带着印江诗友和老年大学学员开展随心采风游学活动,已编辑印江诗友随心采风期刊154期。其诗词楹联及散文作品在中华诗词、中国诗歌网、贵州诗联、贵州日报、武陵诗风净山风韵、梵净山周末、印江文学等刊物发表。 


来源:印江作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田林 编辑:刘承芳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