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罗场乡:1500亩中药材产业 铺就家门口致富路



 近日,印江罗场乡广袤的山野间一片繁忙。在李家寨村、广东坪、佐坪连片的白术基地里,80余名工人挥汗如雨,同步开展除草、施肥作业。一袋袋有机肥被精准施入土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这两天我们正抢抓良好天气,全力推进400亩白术的除草施肥工作,每天就能带动近3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罗场乡李家寨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芬介绍道。



  据了解,该中药材项目已累计发放工人工资高达140余万元,带动超过200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为李家寨村的老年劳动力带来了福音。“我们六十多岁的人,外面打工没人要了,”68岁的村民梅芝芬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地说,“现在这些老板来栽药材,把我们带动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干活,一天100块工钱,还管一顿饭,真的是感到高兴!” 她朴实的笑容,道出了众多受益村民的心声。



  丰收在望,效益可期。贵州黔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李家寨村基地负责人代传达算了一笔账:白术亩产量预计可达3000至4000斤,按当前市场行情,亩产值有望突破8万元。“我们在罗场种植了1500多亩的白术,公司与铜德药业签订了合同,销售这块我们就不愁了,白术在今年十月底就可以开始收成了。”代传达表示,除贵州同德药业外,贵州兴邦制药、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均与基地建立了订单式合作关系,构建起多元保障的销售网络,彻底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产业后端布局也在同步加速推进,罗场乡中药材加工厂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今年10月初正式投产。从田间地头繁忙有序的管护作业,到加工厂即将响起的机器轰鸣,再到覆盖全国的稳固销售网络,罗场乡正以千亩白术为支点,发展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中药材产业链,带着罗场乡的群众稳步迈向更加富足美好的新生活。(见习记者 李红艳 记者 杨文姜)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阙莉淑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