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正值高温天气,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中兴街道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预防为主”理念,构建“人防盯守筑防线、宣教筑基强意识、物防兜底固保障、技防增效优监测”四位一体防控网,为群众生命安全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中兴街道第一时间安排部署防溺水相关工作,压紧压实部门监管和村级管理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责任到人。在此基础上,迅速整合力量,组建1支街道先锋队+18支村级巡逻队,每日针对辖区内的河流、山塘、水库等重点水域实行定人、定时、定责巡查,尤其是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加密巡查频次。


巡查中,队伍采取分类处置方式精准应对:对在浅水区戏水的人员,及时上前提醒注意安全,并着重督促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时刻紧盯孩子动态;对无家长陪同、在水边逗留嬉戏的未成年人,立即予以劝阻,当面告知潜在风险并同步联系其监护人;对靠近或已进入危险水域的人员,则第一时间上前劝阻并引导其撤离至安全区域。


同时,在燕子岩、罗星村等重点区域设立固定劝导点,专人值守提醒;并对景区及涉水项目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排查整治隐患。自进入暑期以来,累计开展水域巡查100余次,成功劝阻野泳、水边危险嬉戏等行为8起,专项安全检查2次,初步构筑起“流动巡逻+固定值守”的人防堤坝。


“遵守安全警示标识,看到禁止游泳、深水危险等警示牌,请立即远离,切勿心存侥幸……”中坝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循环播放着防溺水公告。

预防溺水,教育先行,意识为本。街道将宣传教育作为源头防范的核心,联合学校、村打出“立体宣教组合拳”。 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让“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在村里,通过短视频推送、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将安全知识送达村民;在街道,通过专题宣讲教授儿童科学自救互救等实用技能。


“之后,我们将组织‘爱心妈妈’开展暑期家访,”街道妇联主席补充道,“通过面对面叮嘱、手把手示范,让防溺水知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切实提升孩子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这些救生装备是‘救命神器’,不仅要配足,更要确保位置醒目、取用方便、功能完好。” 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林明强一边检查救生设施,一边解释,“一旦发生意外,岸上人员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快速取用工具,最大程度减少因救援不及时或工具缺失导致的次生风险。”


为筑牢物理防线,中兴街道在所有重点水域严格落实 “四个一”设施配置标准,确保“水域有装备、遇险能取用”。目前,辖区已在河流、水库等重点区域配备救生设施12余套。“现在河边都挂着救生圈,我们路过觉得安心多了。”住在附近的群众说道。


传统巡查耗时耗力,街道启用“科技赋能”模式,让防溺水监管“看得更广、反应更快”。


街道派出所定期操作无人机开展低空巡查,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水域周边情况。一旦发现有人靠近危险水域或试图下水等风险行为,立即联系附近巡逻队,引导巡逻人员快速赶到现场处置,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从“人防”的主动巡查到“宣教”的意识引导,从“物防”的硬件保障到“技防”的智能监测,中兴街道始终用扎实行动守护群众暑期安全,让“安全弦”始终紧绷、“防护网”始终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