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闲置校舍焕新颜,团龙小学变身“诺亚梵西山院”民宿引客来

             

点击观看小视频


  在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团龙村,一座闲置多年的老建筑——曾经的团龙小学,如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经过精心改造,这里已蝶变为集住宿、餐饮、休闲于一体的“诺亚梵西山院民宿”,成为盘活闲置资产的生动典范,更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团龙村,距离紫薇镇仅8公里,地处通往梵净山的交通要冲,是区域旅游资源的天然交汇点。然而,村中原团龙小学旧址却一度闲置。如今,这座老建筑被赋予全新使命,变身为拥有16间客房的精品民宿,巧妙融合餐厅、酒吧等功能,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打造出舒适便捷的休憩驿站。




       民宿的开业,不仅激活了沉睡的资产,更直接惠及了当地村民。41岁的袁玉霞是民宿开业之初便加入的本地员工,她对这份工作充满感激:“这里开业我就来了。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关键离家还近,我对现在的工作特别满意!”像袁玉霞这样的本地员工,民宿目前吸纳了4名,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开业一年来,诺亚梵西山院民宿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体验,迅速赢得市场青睐。“我们民宿已经运营一年了,”民宿负责人吴欢欢介绍道,“最近正值旅游旺季,大部分游客来自外地,每逢周末,我们的客房几乎都处于满房状态。”持续的客流印证了闲置资产盘活的成功路径。



      团龙村作为西上梵净山的必经节点,旅游资源潜力巨大。诺亚梵西山院民宿的成功改造与运营,不仅为过往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歇脚点,更盘活了村内闲置资源,为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的鲜活样本。




      这座从书声琅琅到笑语盈盈的老校舍,正以全新的面貌,讲述着一个闲置资产重获新生、带动乡村发展的温暖故事,也为更多乡村盘活沉睡资源、实现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团龙经验”。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思杰 小视频 | 阙莉淑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泽琴  编辑:阙莉淑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