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灵猴成景引客来:梵净山藏酋猴成生态旅游新名片



 贵州梵净山西麓,印江自治县紫薇镇团龙村的蜿蜒山道上,一群特殊的“居民”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山林的节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酋猴群在此繁衍生息,其灵动的身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正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专程探访。



山道观猴,外地游客慕名而至  

 沿团龙村顺山而上,时常可见游客驻足。藏酋猴们或于林间敏捷腾跃,或在路边岩石上悠然休憩,面对游人的善意投喂,它们已能灵巧地接过水果,毫不怯场。引人注目的是,停车区赫然可见“闽”(福建)、“晋”(山西)等外省车牌——遥远距离未能阻挡游客对这深山“精灵”的好奇与向往。一位重庆游客兴奋地表示:“网上看到这里的猴子很有灵性,特意自驾过来,亲眼所见确实充满野趣!”





种群壮大,生态守护见成效


 
     据当地林业部门观测,活跃于此的藏酋猴种群数量已超200只,且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这一现象印证了梵净山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保护力度的增强。藏酋猴作为森林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其种群的繁盛直接反映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与生态链的完整。专家指出,猴群数量的自然增长,得益于栖息地保护的有效性及当地民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升。




猴群魅力,点亮山乡“绿色经济”  


      
藏酋猴带来的“观猴热”,正为团龙村及周边区域注入新的活力。游客的到来带动了农家乐、生态农产品及特色民宿的发展,一条以生态观察为核心的绿色旅游链条初现雏形。当地政府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已经完善观猴指引、停车配套及安全提醒服务,力求在保障猴群自然栖息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共赢发展。




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强调: “藏酋猴的‘走红’是生态价值的生动体现。游客的喜爱让我们倍感责任——必须在亲近自然与严格保护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唯有守护好这片山林和它的主人,这份‘吸引力’才能持久。”



  藏酋猴在梵净山间的自在身影,已成为一张独特的生态旅游名片。它们不仅为深山带来欢声笑语,更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无言述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可能。这份自然的馈赠,正牵引着远方的目光,也考验着人们守护绿水青山的智慧与决心。(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思杰 阙莉淑)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泽琴 编辑:阙莉淑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