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印江自治县立足县域实际,借力中煤集团、东莞市结对帮扶契机,创新性在印江思源实验中学开办 “乡村振兴” 高中班。如今,它不仅改变了众多学子的命运轨迹,更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 “新引擎”,注入强劲活力。
印江乡村振兴班自创办起,便以 “校长优选、教师优配、学生优招、管理优化、奖励优先” 为核心思路,全方位整合优质教育要素。
鱼泡摄
在师资方面,不仅从全县高中选拔优秀教师组建核心教学团队,还积极争取省内一类示范性高中支教教师入驻,为课堂注入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招生上,优先招录全县中考前 200名学生,不仅给予入学奖励,更实行在校期间学费全免政策,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在管理上,推行封闭式优化管理,为学生设置独立的学习、生活区域;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成绩优异者给予额外奖励,营造争先向上的学习氛围。
除独立的学习生活区域外,乡村振兴班的硬件设施更凸显 “智慧化” 特色。中煤集团捐赠价值200万元的智慧教学设备及图书,助力班级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

借助智慧纸笔系统等设备,课堂测评、易错知识点诊断实现 “精准化”—— 教师可依据实时数据掌握学生学习短板,开展针对性辅导;学生也能清晰定位薄弱环节,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中煤集团联合国新文化组织教育数字化帮扶项目培训班,既提升了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也拓宽了教学思路。这一举措不仅直接改善教学质量,更让印江学子接触到前沿教育技术,有效缩小了与发达地区在教育技术应用上的差距。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乡村振兴班用实打实的成绩交出了满意答卷。2023年春季学期全市期末统考中,该班地理、政治、历史学科平均成绩分别位列全市第一、第二、第三 名;2025年高考,班级更是成绩斐然 —— 物理、历史方向共188人参考,8人成功进入C9联盟校,49人、119人分别考入985和211高校,特控上线率达100%,600分以上人数65人(占参考人数34%)。
乡村振兴班的成功,离不开政企校多方的协同发力。中煤集团 “真金白银” 助力,不仅承担三届近600名学生除生活费外的全部费用,还捐资1450万元保障班级运行;投入约48万元组织70余名师生赴南戴河、上海等地开展研学活动;同步开展 “央企育才促振兴” 教师培训,持续提升本土师资水平。印江县委县政府 “优先保障”,作为贵州首批 “强师工程” 试点县,印江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通过 “政府投入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向上争取一点” 的模式,建立 “强师基金”,专项用于优秀教师奖励、人才引进与教师培养。四年来,累计募集强师基金1700余万元;中煤集团亦借 “强师工程” 契机,投入310万元建设 “强师基金池”,并邀请专家培训基层教师超360名。

乡村振兴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学成绩的提升上,更延伸出深远的社会效益。它有效留住本土优质生源,让众多留守学子在成长路上不再 “孤单”。以考入浙江大学的谭云艳为例,其父母长期在广东务工,在乡村振兴班,老师既管学习又管生活,让远方的父母安心;学校减免相关费用的政策,也切实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
如今,印江乡村振兴班已成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 “样板”——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引入先进技术,它为学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班级持续发展与示范效应扩散,印江整体教育水平正被有效带动,未来将有更多孩子受益于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明勤)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刘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