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西游记 | 步履所至皆风景,一砖一瓦藏故事
来源:今印江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9-01 17:07
浏览量:508
这座被群山环抱的红色小镇,因1934年红二、红六军团胜利会师而闻名。将军山腰的会师纪念碑巍峨矗立,王震将军题写的碑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拾级而上,肖克将军手书的《题木黄会师》石刻映入眼帘:“二六军团,历尽艰险。赤区重建,相鄂川黔。”字里行间,仿佛能看见当年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身影。 会师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文物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一盏马灯还凝着当年的油痕,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军装静静陈列,墙上的老照片里,红军战士的笑容映着烽火。在“会师柏”前,我驻足良久——这棵见证了贺龙与肖克握手会师的古柏,如今已枝繁叶茂,两枝主干紧紧相依,像极了当年紧握的双手。站在树下,听风吹过叶隙的声息,忽然懂得:所谓“红色”,从来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融进泥土的热血,是刻在人心的信仰。 午后的木黄老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转角处的“张氏米豆腐”摊子前,老板娘用铜勺舀起嫩滑的米豆腐,配上酸萝卜、折耳根,再来一勺红油辣子。当冰凉的酸水漫过米豆腐,酥黄豆在碗底发出细碎的脆响,折耳根的清香与葱花的鲜润随之漾开。舀一勺送入口中,米豆腐先是滑过舌尖的柔,继而被酸辣的汤汁唤醒味蕾的雀跃,最后在舌根处留下山泉的回甘,让人欲罢不能。 美食过后,行至鱼泉河畔,三大鱼泉呈“品”字分布,清澈的泉水清澈见底,泉水四季恒温,捧一掬入口,甘冽沁脾。住在木黄镇的红色民宿,推开窗就能望见会师广场。房间内陈列着红军用过的马灯、水壶,墙上挂着红军长征路线图。这里的梵西16.8度露营基地是自驾爱好者的天堂。宽阔的草坪上,房车一字排开,车内设施齐全,窗外便是青山绿水。夜晚躺在车顶帐篷,数着漫天繁星,听虫鸣蛙叫,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基地还配备了充电桩、卫生间等设施,让露营也能舒适便捷 。 离开时,回望木黄镇。忽然懂得,紫薇镇的“古”与木黄镇的“红”,原是印江大地上的两面镜子:一面照见自然的馈赠,一面映着精神的传承。而我们此行,不过是在山水与岁月间,捡拾那些关于坚守与热爱的碎片,然后明白:所谓故乡,便是既有古树守望的温柔,也有红魂照亮的远方。《红色木黄》张玉航 摄
(部分图片来源于“印江印象·梵净西游记”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微印江媒资库)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阙莉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