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印江新寨:群众和一条路的“双向守护”
图片

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新寨镇新寨村兰坪组和岩下组的通组路上,已传来规律的扫帚声。村民李大姐和往常一样,仔细清扫着门前路段。眼前这条平整干净的道路,不久前还是村里的“头号难题”。



“这路修到了咱们心坎上,更要护在咱们手头上。”李大姐望着干净整洁的路面感慨道,“以前这条路是大家的‘心病’,现在成了村里的‘脸面’,谁走过不说好?我们自己维护得好,走着舒心、看着也高兴!”这份朴素的自豪,已成为新寨村村民的普遍心声。



然而,这条“舒心路”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据新寨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罗义回忆:“当时我还在新寨村任职,想修路,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在得知中煤集团正在印江开展帮扶工作后,村里带着实际情况和村民诉求主动上门沟通。“前后跑了不下五趟,我们诉说道路的艰难、村民运输农产品的窘迫,以及修路后可能带来的变化。”凭着真诚与坚持,村里最终打动了企业,获得了20万元定向捐赠,为道路硬化工程注入了至关重要的“源头活水”。



“受益者”到“守护者”,一场深刻的转变悄然发生。道路验收通车后,为了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支两委通过密集的入户宣传、村民小组动员、群众大会商议,让村民们自觉养成“门前三包”的习惯,自觉树立文明新风。


“绝不能‘一修了之’,我们自己的路自己一定要管好!”在一次群众会上,大家形成了共识。村民们深知,这条路的焕新,得益于中煤集团的支持,而想让它保持长久靓丽,则必须靠自己。


“路修好了,人心也更齐了。”新寨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念念道出了其中的关键,“通过反复宣传动员,大家明白好环境来之不易,守护好它更是我们自己的事。现在看到大家自觉维护这条路,说明我们的乡风文明建设真的落了地、生了根。



这条路的修建,不仅是硬化的路面,更传递着厚重的“民生温度”。新寨村党支部副书记罗福海介绍:“施工中,我们特别关注脱贫户、监测户的就业需求,优先吸纳他们参与务工。”通过“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方式,累计帮助66户255人实现家门口增收。道路硬化不仅让群众拿到了土地租金和务工薪金,也为村里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如今,这条宽阔平坦、干净整洁的道路,不仅是村民便利出行的“幸福路”,更是新寨村乡风文明的“展示窗”。它静静地延伸在村舍之间,见证着从“外在帮扶”到“内生动力”的深刻转变,也生动诠释着群众与一条路之间温暖的“双向守护”。(通讯员 杨业涛 代祯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田林 编辑:王洋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