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印江:农村党员“充电蓄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神经末梢”,是连接党组织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今年以来,印江自治县以农村党员专题培训为抓手,为基层党员“强筋健骨”,推动他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在产业发展中当先锋、在基层治理中作表率、在服务群众中显担当,为全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0月30日,印江自治县第3期农村党员专题培训班在县委党校和县博物馆多功能厅圆满落下帷幕。550名来自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学员,年龄跨度从大学毕业刚入社会的青年党员到耄耋之年的老党员,自10月27日起历经4天系统培训,带着满满收获与责任重返基层,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 


 此次培训紧扣农村党员履职需求,锚定“强党性、提能力、促振兴”核心目标,精心构建“理论+实践+案例”三维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环节,县委党校授课教师结合基层实际,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电信诈骗防范、移风易俗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开展专题授课,既为学员夯实思想根基,也帮他们明晰政策边界与工作方向。



 “这次培训收获很多,党章是党员的‘行为标尺’,八项规定是干事的‘纪律底线’,只有自己学深悟透,在工作中才会不跑偏、不越界,用纪律扛起责任。”来自板溪镇下洞村的学员任晋,在培训结束谈感悟时,结合电信诈骗防范知识补充道,“课上讲到的养老、投资、保健等诈骗类型,正是村里老人容易上当的地方,回去后我要加强宣传,帮助乡亲们守好‘钱袋子’。”


 互动研讨环节,学员们立足本村实际,围绕“村级产业发展瓶颈破解”“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维碰撞不断,活力满满。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中针对本地特色产业开设的技术课程,让不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觉得蛮有收获。


 “今年我种了12亩辣椒,因为管理不到位,收成不太理想。”来自洋溪镇银坳村的党员张凤勇,在辣椒种植技术课上认真听讲,培训结束时已理清改进思路,“这次学到了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回去就把技术用在生产中,争取明年把农活干得更好,也给村里其他种植户做个示范。”


 移风易俗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相关课程引发学员强烈共鸣。“通过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年各级各部门大力倡导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违规操办酒席等歪风邪气,效果特别明显,帮很多农村家庭节省了不少开支。”来自杨柳镇杨柳村的党员甄谷林表示,作为基层党员,今后会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带动身边群众养成文明新风。



 培训课堂上,不同乡镇、不同村、不同年龄段的党员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老党员的初心坚守与年轻党员的使命担当同频共振。“上面从中央到地方有什么政策,我都积极响应,回去后还要协助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做好各项工作,带领群众振兴黄土村。”80岁的杉树镇黄土村老党员冉世龙,虽年事已高却始终保持着干事热情,言语间满是对乡村发展的责任感。


 与老党员的坚守相呼应,年轻党员在培训中也找到了服务乡村的新方向。“通过老师讲解和交流互动,我对矛盾纠纷调解有了新思路,还学到了辣椒种植技术,这对明年村里发展产业太有用了!”杉树镇杨家村青年党员冉容,在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中拓宽了工作思路,“我想把学到的知识都用在实处,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发光。”



 为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主办方严格执行考勤签到、课堂纪律管理等制度,安排专人全程跟班服务;学员们也始终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端正的态度投入其中,课堂上认真记录、课下积极交流,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我们设置课程的初心,就是让农村党员能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宇介绍,此次培训还特别邀请了市级乡土人才授课,目的就是把新理念、新技术送到党员手上,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悉,本次培训班是印江自治县农村党员全覆盖培训计划的第三期。自今年5月计划启动以来,已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年轻骨干党员等重点群体。通过精准施教,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的政治素养、服务能力和致富带富本领,不少学员回到岗位后,迅速成为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的“排头兵”。



 按照全市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工作措施要求,印江自治县将按年度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开展农村党员集中轮训,计划到2028年底,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对全县近10000名农村党员的培训全覆盖。下一步,培训内容将进一步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基层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邀请市级乡土人才、优秀村支书、企业家等担任兼职教师,打造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定制化”课程,真正让农村党员成为懂政策、善经营、能服务的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全县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筑牢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支撑。(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光勇 实习生 谯鑫)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阙莉淑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