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街镇传真
强村富民印江案例|龙津街道:“三个夯实”助推强村富民促振兴

图片


图片



“三个夯实”助推强村富民促振兴

——龙津街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近年来,龙津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健全完善制度作为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思路,找准7个示范村发展优势,整体推进“强村富民”行动,取得了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等一举多得的综合效果,实现了农民与集体经济共建,乡村振兴成果共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本情况

图片

示范村1 杉木岭村

图片

杉木岭村位于龙津街道北部,海拔636米,距街道办事处驻地13.5公里,距印江县城13公里,有5个村民组110户386人,有党员17名,全村国土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2.30亩。杉木岭村活用政策资金支持,修建完善3万羽蛋鸡养殖场基础设施,承包给村内能人大户经营,实现村集体收益15.8万元。自主经营大米加工厂一座,配套种植200亩优质水稻,年增收2万余元,利益联结110户386人,带动就业50余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18万元,收益16.8万元;预计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25万元以上,收益20万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示范村2 丰良村

图片

丰良村位于龙津街道北部,海拔460米,距街道办事处驻地7.5公里,距印江县城7.5公里,有12个村民组364户1154人,有党员27名,全村国土面积5.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19.5亩。丰良村集体经济通过组建劳务公司,承接周边各类建设项目,并入股经营专业合作社,实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增收30万元以上。同时依托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0万元项目,建设丰良农特产品销售市场,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群众创收20万元以上。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47万元,收益10万元;预计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50万元以上,收益20万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示范村3 桶溪村

图片

桶溪村位于印江龙津街道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驻地3公里,距离印江县城3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272户981人,党员22名,全村国土面积2.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85亩。村集体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撬动部门资金约400余万元,吸纳、带动脱贫户30余人、辖区群众80余人直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发放务工工资94.45万元,人均务工增收8000余元,实现村集体收益36.5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300万元,收益36.5万元;预计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40万元以上,收益37万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示范村4 红光社区

图片

红光社区位于县城中心,海拔456米,距办事处驻地1公里,有14个村民组2251户10186人,党员63名,社区国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25亩。红光社区立足城市建设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营性固定资产出租及劳务公司运营,出租固定资产16个,年租金41.77万元,承接劳务项目6个总产值440万元,带动就业1355人次,利益联结2251户,2022年、2023年累计分红53.35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51万元,收益51万元;预计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55万元以上,收益55万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示范村5 长坡社区

图片

长坡社区位于县城东北部,海拔560米,距办事处驻地1.5公里,有9个村民组668户2200人,党员58名,社区国土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4亩。长坡社区立足城郊地理优势,通过流转土地85亩,筹措资金300万余元建设“工业园”道路设施,引进汽车检修、废品回收、广告制作、建材生产等12家企业入驻,实现年收益50万元以上,带动固定就业200余人。同时引进贵州奥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800余亩发展特色精品果林,种植精品水果十余种,每年创造工时4000余天,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50万余元,利益联结668户,带动就业300余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66万元,收益40万元;预计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70万元以上,收益60万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示范村6 黔江社区

图片

黔江社区位于县城东北部,海拔560米,距办事处驻地1.2公里,有5个村民组604户1895人,党员42名,社区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亩。黔江社区立足城郊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经营性固定资产出租,创办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鞋厂1座,每年租金10万元。利益联结604户,带动就业300余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40万元,收益25万元;预计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45万元以上,收益30万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示范村7 大石村

图片
大石村位于龙津街道西北部,平均海拔900米,距街道办事处驻地11公里,距印江县城11公里,有16个村民组428户1324人,有党员43名,全村国土面积3.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70亩。大石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茶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采取“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大石金盅茶厂、贵州恒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优质茶叶种植主体,由村集体协调流转土地,向上争取到80万扶贫资金入股到金盅茶厂,并出资购买价值20万元茶叶加工设备对茶厂出租,按照年均4万元进行保底分红,带动大石村45户村民人均增收500元,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100余人。2023年以来,大石村“两委”组织开展茶叶技术培训30余场,覆盖群众500人次,培育新型茶农25人,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17万元,收益16万元。预计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25万元以上,收益20万元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要做法

图片



01


夯实组织建设,构筑党建“主心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谋划。以党工委统筹为核心,建立班子成员包村抓点指导落实机制和党建引领“强村富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个村(社区)明确1名科级干部和1名农技专家提供服务指导,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研究机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思路和技术支撑,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党建入章全覆盖。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建强中坚力量。围绕党的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内容,采取会议专题学、集中交流学、干部自主学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育,全面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今年来,街道共组织召开强村富民重点工作安排部署、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会议共计10余场,选派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参加贵州省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赴东莞市跟岗学习等30余次,不断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和干事创业本领。三是健全集体制度,激发经济活力。一方面,以完善制度作为保障村集体经济有序发展的有力抓手,明晰分配标准,大力实施利益分配机制,全力落实集体经济监管制度,规范账务资料,让村支“两委”、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晓制度,有干劲”。另一方面,制定“一村一策”集体经济发展计划,优化提升现有产业,科学盘活闲置资产,因地制宜探索后续发展。实行强村带弱村,弱村抱团发展,最终切实让资源、资产、资金“活起来”。


02


夯实强村产业,构建金融“大动脉”


一是强化项目保障,做实农产发展。筛选质量高、成熟够、反映本地优势的产业,研究谋划一批符合政策、适合村情、聚合民意的建设项目。2024年以来,全街道明确3个茶叶专业村、2个水果专业村,申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个,涉及资金132.8万元,带动100余人次就业,预计增加务工收入40万余元。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打造富民工坊。通过整合资金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开展运营管理,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探索“村集体+工坊+农户+资源”模式进一步激活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以红光劳务公司、长坡小“工业”园等优质强村富民工坊为示范,引入桐子坪120亩红香柚基地承租、黔江牛场承租、江家坡村小烤酒坊等多家商户入驻,续签租赁合同3份,带动本村居及周边农户1000余人就近务工,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三是强化政策宣传,拓宽增收渠道。积极落实交通补贴、产业奖补,贴息贷款等政策促进稳岗就业、农业发展,强化政策解读,做好宣传引导,鼓励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外出稳定务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截至目前,累计申报交通补贴378人18.9万元、产业奖补651户180余万元;规范培育市、县两级家庭农场10户,补助资金22万元;申报贷款贴息农业生产经营种植业、养殖业18家,发放贷款1130.5万元,贴息19.01万元,覆盖辖区农户600余户。


03

夯实文化财富,乡风文明“润民生”


一是聚焦文明创建,打造宜居家园。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理念,组织街道干部职工、县责任单位工作人员、社区“三职”干部、网格长400余人开展文明创建整治提升行动,各责任区累计组织“敲门行动”入户宣传12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本开展“院坝会”36场次,覆盖人群8000余人次,切实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文明创建氛围。二是聚焦文明新风,法治德治相融。坚持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将抵制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人情礼金攀比、铺张浪费等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不断提升治理成效。2024年以来,组织19个村(社区)、甲山安置点三职干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240余次,劝阻群众自觉放弃操办“升学宴”“谢师宴”188户。三是聚焦技能培训,提升致富本领。广泛组织开展农技专题讲座、实用技术指导等培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2024年以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期65人次,分散实操教学7次300余人次,“短、平、快”等各类技能培训170余人次,切实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图片

经验启示

图片


图片

坚持党建引领是保障



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好党建“指挥棒”的作用,整合党员干部、群众、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



图片
用活农村“三资”是支撑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限于农业领域的“一亩三分地”,要依据地理位置、资源要素从农业“跨界”工业、劳务服务,发挥各种资源要素优势,探索多元发展方式,抓住市场需求点,构建多元化市场营销体系,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



图片
树立农民主体是关键

要坚持群众主体,既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要打通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受益的内在循环通道,共享发展成果,激发农民投身到村集体经济建设的意愿,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变“输血”为“造血”。

>>>>>>



来源:印江组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吴霞
动态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