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印象·美食印江|木黄米豆腐
来源:今印江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4-23 08:38
浏览量:156

在梵净山以西,重峦叠嶂的波峰逶迤俊秀,清幽的木黄河九曲回肠,沿河两岸 良田沃野蕴藏着浓厚的农耕文化,承载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最质朴的乡土情怀, 同样也积淀着“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元素, 一方水土在岁月的沉淀中渐渐地凸显一方水土的名小吃,这就是有着地方特色、独树一帜的“木黄三宝”之一的木黄米豆腐。
因为一份乡情已经融入我的生活,因为一道美食而爱上一个小镇。在人们谈论着山珍海味、特色美食的时候,我却仍然对家乡的米豆腐情有独钟。在木黄,能够让人津津乐道的美食很多,这其中啧啧称道而又独具特色的美食就数木黄米豆腐。木黄米豆腐,没有文献记载,口耳相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传统的工艺流程成就了它独具魅力的一面,在色、香、味、型等方面都堪称地地道道的一道珍馐,致使它名声远播,一年四季里慕名前来品尝的食客络绎不绝,成为梵净山周边美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绽放自如,同样也给这方水土竖起一张美食名片。

在木黄,米豆腐已经成为一道美食风景,做法和吃法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花样翻新。木黄米豆腐,一是就地取材,选用木黄镇内的优质大米;二是得益于梵净山优 质的泉水;三是采用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四是颜色和佐料的调配。
制作米豆腐的流程是一点不能掉以轻心的,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变成一锅稀稠的米浆。首先选好米,用温水浸泡,浸泡时间长短根据季节而定;其次是用石磨磨浆,磨浆是一个体力活,添料和推磨必须默契配合,添料的人掌握着米浆的稀稠度,乳白色的米浆源源不断流入木桶,辛苦和欣慰渐渐地随着米浆的流动开朗起来;接着是熬浆,生米浆入锅,点燃柴火,用铲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防止生锅粑,生米浆七成熟时,改用文火,掺入预先稀释沉淀后的石灰水并慢慢地搅拌,直到米浆完全熟透;最后,成型、冷却和品尝。夏秋季节可以制作成一道凉菜,米豆腐可以切成条状、粒状、丝状等等,配上特制辣椒油、酥黄豆、小葱末、酱油、醋、折耳根等调料,香味扑鼻,极其诱人。春冬时节则做成酸菜米豆腐汤菜,于微酸的汤汁里夹起一小块米豆腐,色泽润黄明亮,口感清香,软滑细嫩,入口即化。木黄米豆腐风味独特,既可冷食也可熟食,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夏日的风,沿着木黄河轻柔地吹拂,在木黄镇长征路,我不自觉地来到一家卢缘米豆腐的门面前,还没有踏进餐厅,米豆腐的清香味就扑面而来,味蕾在蠢蠢欲动。 接踵而来的人依次进入餐厅,拣一个空位坐好,随即吆喝一声,服务员笑盈盈地将一盘期盼已久的米豆腐端上桌子,那精致的竹汤匙在食客的手中不停地翻动,弥漫的清香和软滑细嫩的口感将撵走夏日的暑气,沉浸在食为天性、馋性千娇、寻常韵致、心绪平静的超然之中。食前观其颜色、形状;吃中嗅其清香,慢慢地咀嚼,愉悦于一种美食情趣;品尝之后轻轻地回味,感知一种幸福,一种地方名吃文化内涵。“白瓷盘里黄米团,千娇百态出天然;手持竹签轻翻动,酸辣清香未解馋。” 这就是“木黄三宝”之一的木黄米豆腐成为独具特色的名小吃和一张美食名片的真实写照。
调料:菜籽油、辣椒、葱、折耳根、酥黄豆、盐、酱油、食醋。1.用菜籽油将辣椒炸香,放入适量的盐,制作成油辣椒。3.大火煮沸,文火熬米浆,用工具不停地搅拌,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直至米浆黏稠熟透。4.把熟透的米浆装盘冷却即成为米豆腐,或者用带孔的筛子做成蝌蚪状,形成米 虾 。5.取一份米豆腐或米虾,放入适量的油辣椒、葱、折耳根、酥黄豆、盐、酱油、 食醋即可食用。来源:《长寿印江美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监制:左禹华 总编:蒋智江 编审:张江勇 编辑:阙莉淑